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选题分析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1 “休谟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其理论内涵 | 第13-20页 |
·“休谟问题”产生于休谟的经验论 | 第13-17页 |
·休谟以经验论观点来理解认识活动 | 第14-15页 |
·休谟以经验论观点来理解道德活动 | 第15-16页 |
·休谟问题产生于认识活动与道德活动的分离 | 第16-17页 |
·“休谟问题”的理论内涵 | 第17-20页 |
·认识活动形成道德判断道德活动形成价值判断 | 第17-18页 |
·“休谟问题”指的是事实判断推不出价值判断 | 第18-20页 |
2 德国古典哲学在解决“休谟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 第20-27页 |
·康德在解决“休谟问题”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 第20-23页 |
·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上寻找“休谟问题”的理论途径 | 第20-22页 |
·康德的局限性在于他的“二元论”使“休谟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 第22-23页 |
·黑格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及其局限性 | 第23-27页 |
·黑格尔对“休谟问题”的扬弃 | 第23-24页 |
·黑格尔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实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 第24-25页 |
·黑格尔的局限性在于以抽象的自我意识无法解决“休谟问题” | 第25-27页 |
3 运用马克思实践观点解决“休谟问题” | 第27-34页 |
·马克思解决“休谟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感性活动 | 第27-28页 |
·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抽象的自我意识观点确立了感性活动的基础 | 第27-28页 |
·只有在感性活动基础上才能实现认识活动与道德活动的统一 | 第28页 |
·马克思在感性活动基础上对“休谟问题”的扬弃 | 第28-31页 |
·马克思的最高价值追求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 第28-29页 |
·在实现人的解放过程中必须以正确的事实判断为基础 | 第29-30页 |
·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使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得到统一 | 第30-31页 |
·解决“休谟问题”的现实意义 | 第31-34页 |
·有力的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抽象性 | 第31-32页 |
·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合理的根据 | 第32-34页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