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传统的钼、铼提取方法 | 第15-17页 |
·钼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铼的提取方法 | 第16-17页 |
·生物质吸附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生物吸附剂的概述 | 第17-20页 |
·褐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生物吸附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2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1章 实验部分 | 第23-3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钼、铼的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钼的分析 | 第24-25页 |
·铼的分析 | 第25-27页 |
·吸附实验基础和理论 | 第27-35页 |
·吸附方法 | 第27-28页 |
·吸附热力学理论 | 第28-30页 |
·吸附动力学理论 | 第30-31页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31-32页 |
·钼铼存在形态 | 第32-35页 |
第2章 高锰酸钾、二甲胺、表氯醇改性后的褐藻对 Mo(VI)、Re(VII)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5-53页 |
·褐藻吸附剂的制备 | 第36-38页 |
·褐藻的预处理 | 第36-37页 |
·高锰酸钾法改性 | 第37页 |
·二甲胺法改性 | 第37页 |
·表氯醇法改性 | 第37-38页 |
·改性后吸附剂的表征 | 第38-42页 |
·红外光谱特征 | 第38-39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SEM 和 BET 结果 | 第40-41页 |
·表面官能团的测定 | 第41-42页 |
·酸度对 CAP、CAD、CAE 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42-45页 |
·酸度实验 | 第42-44页 |
·零点电荷(PZC)与吸附行为的关系 | 第44-45页 |
·CAP、CAD、CAE 的吸附等温线 | 第45-47页 |
·CAP、CAD、CAE 吸附热力学、动力学性质 | 第47-50页 |
·吸附量随振荡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CAP、CAD 和 CAE 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第48-50页 |
·CAP、CAD 和 CAE 的实际应用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缩合法改性的褐藻对 Mo(VI) 、Re(VII)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53-73页 |
·褐藻吸附剂的制备 | 第53-54页 |
·褐藻的预处理 | 第53页 |
·戊二醛法改性 | 第53-54页 |
·浓硫酸法改性 | 第54页 |
·改性后吸附剂的表征 | 第54-57页 |
·红外光谱特征 | 第54-55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55页 |
·SEM 和 BET 结果 | 第55-56页 |
·表面官能团的测定 | 第56-57页 |
·酸度对 CAG、CAS 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57-59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零点电荷(PZC)与吸附行为的关系 | 第58-59页 |
·CAG、CAS 的吸附等温线 | 第59-62页 |
·CAG、CAS 吸附热力学、动力学性质 | 第62-66页 |
·吸附量随振荡时间的变化 | 第62页 |
·CAG 和 CAS 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 | 第62-66页 |
·动态试验 | 第66-69页 |
·CAG 动态实验 | 第66-68页 |
·CAS 动态实验 | 第68-69页 |
·吸附剂对实际料液的应用 | 第69-71页 |
·CAG 的应用 | 第69-70页 |
·CAS 的应用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海藻酸钠包覆 Fe_3O_4磁性颗粒对 Mo(VI)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73-85页 |
·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74-76页 |
·Fe_3O_4的制备 | 第74页 |
·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74-75页 |
·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磁性 | 第75-76页 |
·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表征 | 第76-77页 |
·红外光谱特征 | 第76页 |
·表面官能团的测定 | 第76-77页 |
·酸度对海藻酸钠复合微球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77-78页 |
·LJS-Fe 吸附等温线 | 第78-79页 |
·LJS-Fe 吸附热力学、动力学性质 | 第79-81页 |
·吸附量随振荡时间的变化 | 第79-80页 |
·LJS-Fe 吸附 Mo(VI)的动力学性质 | 第80-81页 |
·LJS-Fe 吸附 Mo(VI)的机理 | 第81-82页 |
·洗脱实验 | 第82-83页 |
·从含 Mo(VI)工业废液中分离 Mo(VI)、Re(VII)实验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总结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