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纳米孔炭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8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氧化碳控制的方法第10-12页
   ·二氧化碳的分离方法第12-15页
     ·溶剂吸收法第12页
     ·低温分离法第12-13页
     ·膜分离法第13页
     ·吸附法第13-15页
   ·活性炭在CO_2吸附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选题依据及本实验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第18-23页
   ·前言第18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活性炭结构与性质的分析测试方法第19-23页
第三章 聚苯胺基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CO_2吸附性能第23-38页
   ·前言第23页
   ·实验部分第23-24页
     ·聚苯胺的制备第23页
     ·活性炭的制备第23-24页
   ·聚苯胺基活性炭的表征第24-29页
     ·TEM和SEM表征第24-25页
     ·孔结构参数表征第25-28页
     ·孔尺寸分布表征第28-29页
   ·表面化学性质分析第29-3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XPS能谱分析第30-32页
   ·聚苯胺基活性炭CO_2吸附性能研究第32-37页
     ·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第32-34页
     ·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的比较第34-35页
     ·活性炭对二氧化碳吸附的选择性第35-36页
     ·材料对二氧化碳吸附的循环性能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微孔尺寸与CO_2吸附性能关系研究第38-49页
   ·前言第38-39页
   ·二氧化碳吸附的影响因素第39-48页
     ·二氧化碳0℃吸附量与N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第39页
     ·二氧化碳0℃吸附量与小于0.8nm的微孔孔容之间的关系第39-41页
     ·二氧化碳吸附的决定性因素第41-42页
     ·吸附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拟合第42-46页
     ·吸附热的计算第46-47页
     ·将本实验提出的模型用于预测CO_2吸附量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一步法制备多级孔炭及其CO_2吸附性能第49-57页
   ·引言第49页
   ·多级孔炭的制备第49-50页
     ·酚醛树脂的制备第49页
     ·多级孔炭的制备第49-50页
   ·多级孔炭的孔结构参数的表征第50-54页
   ·多级孔炭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测试第54-56页
     ·多级孔炭的吸附等温线第54-55页
     ·多级孔炭的二氧化碳选择性能的测试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炭对电极的研究
下一篇:负载型TiO2/A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