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证治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中医研究概况 | 第11页 |
·中医病因病机 | 第11页 |
2、中医治疗 | 第11-15页 |
·名家经验 | 第11-12页 |
·中药辨证治疗 | 第12-13页 |
·针灸治疗 | 第13-14页 |
·实验研究 | 第14-15页 |
3、西医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病因研究 | 第15-16页 |
·西医治疗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方法及结果 | 第19-29页 |
1、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文献来源 | 第19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9页 |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文献病例纳入标准 | 第19页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步骤 | 第20页 |
3、研究结果 | 第20-29页 |
·中医证型 | 第20-21页 |
·治疗原则 | 第21-22页 |
·常见证型的高频用药 | 第22-25页 |
·各证型使用频率最高之药物 | 第25页 |
·常见证型的高频主穴 | 第25-27页 |
·腧穴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9-38页 |
1、各证型常用中药讨论 | 第29-36页 |
·主要药物的药理分析 | 第29-35页 |
·各证型方解 | 第35页 |
·各证型使用频率最高之药物分析 | 第35-36页 |
2、主要分型常用腧穴分析 | 第36-37页 |
·脾虚湿阻型 | 第36页 |
·胃热湿阻型 | 第36页 |
·脾肾两虚、痰瘀互结型 | 第36页 |
·肝肾阴虚型 | 第36-37页 |
·肝郁气滞型 | 第37页 |
·各证型使用频率最高之穴位分析 | 第37页 |
3、腧穴相关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辨经取穴,以脾胃经及任脉为主 | 第37页 |
·特定穴选取中以募穴、合穴及下合穴多见 | 第37-38页 |
·选取腿、腹部腧穴多见 | 第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1、结论 | 第38页 |
2、不足与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