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抗菌剂 | 第17-20页 |
| ·抗菌剂的定义 | 第17-18页 |
|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8页 |
| ·无机类抗菌剂 | 第18页 |
| ·有机抗菌剂 | 第18-19页 |
| ·天然类抗菌剂 | 第19页 |
| ·复合类抗菌剂 | 第19-20页 |
| ·影响抗菌效果的因素 | 第20页 |
| ·阳离子取代烷基链长度的影响 | 第20页 |
| ·阳离子电荷密度的影响 | 第20页 |
| ·抗菌剂浓度的影响 | 第20页 |
| ·抗菌接触时间的影响 | 第20页 |
| ·理想抗菌剂的标准 | 第20-21页 |
| ·季铵盐季鏻盐类抗菌剂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 ·季铵盐类抗菌剂 | 第21-22页 |
| ·季鏻盐类抗菌剂 | 第22-23页 |
| ·高分子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抗菌剂的发展前景 | 第24-26页 |
| ·水处理方向的抗菌应用 | 第24页 |
| ·食品包装方向的抗菌应用 | 第24-25页 |
| ·纺织业方向的抗菌应用 | 第25页 |
| ·建筑材料的抗菌应用 | 第25页 |
| ·涂料的抗菌应用 | 第25页 |
| ·石油开采中的抗菌应用 | 第25-26页 |
| ·医疗器材中的抗菌应用 | 第26页 |
| ·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27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新型季铵盐单体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第29-41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 ·主要原料 | 第29-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季铵盐单体的制备 | 第30-32页 |
|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制备 | 第31页 |
| ·季铵化反应 | 第31-32页 |
| ·表征方法 | 第32页 |
| ·抗菌测试 | 第32-33页 |
| ·准备工作 | 第32页 |
| ·抑菌圈直径法法 | 第32页 |
| ·最小杀菌浓度法 | 第32-33页 |
| ·稀释平板计数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 ·季铵盐单体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3-35页 |
| ·甲级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烷基化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35-37页 |
| ·三种季铵盐单体的元素分析(EA)表征 | 第37页 |
| ·抑菌圈直径法表征 | 第37-38页 |
| ·最小杀菌浓度法(MBC)表征季铵盐单体的抗菌活性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聚季铵类抗菌剂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第41-51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主要原料 | 第41-42页 |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季铵盐的合成 | 第42-43页 |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43页 |
| ·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 ·聚季铵盐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43-45页 |
| ·甲级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烷基化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45-47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47页 |
| ·最小杀菌浓度法(MBC)表征季铵盐单体的抗菌活性 | 第47-48页 |
| ·接触时间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阳离子型聚乙烯醇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 ·主要原料 | 第51-52页 |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52页 |
| ·阳离子型聚乙烯醇的合成 | 第52-53页 |
| ·聚乙烯醇的酯化 | 第52-53页 |
| ·聚乙烯醇的阳离子改性 | 第53页 |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53-54页 |
| ·阳离子化 PVA 接枝率的测定 | 第54页 |
| ·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 ·阳离子改性 PVA 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4-57页 |
| ·阳离子改性 PVA 的热重分析 | 第57-58页 |
| ·温度时间对 PVA 酯化程度的影响 | 第58页 |
| ·阳离子改性 PVA 的合成工艺优化 | 第58-62页 |
| ·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出合成 PVA-QAC1 的最佳条件 | 第58-61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62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2页 |
| ·接触时间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