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三) 研究的重点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13-24页 |
一、湿地的定义及功能 | 第13-14页 |
(一) 湿地的定义 | 第13页 |
(二) 湿地的功能 | 第13-14页 |
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4-24页 |
(一) 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原则 | 第14-17页 |
(二)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三)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问题 | 第18-24页 |
第三章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调查 | 第24-31页 |
一、甘南湿地资源及其现状 | 第24-27页 |
二、甘南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1页 |
(一)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主体不明确 | 第27页 |
(二)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 第27-28页 |
(三) 补偿标准不确定且补偿标准低 | 第28-29页 |
(四) 补偿资金来源与筹措不足 | 第29页 |
(五) 湿地补偿相关法律不健全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对甘南的借鉴 | 第31-38页 |
一、国外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 第31-34页 |
(一) 国外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 | 第31-33页 |
(二) 国外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启示 | 第33-34页 |
二、国内湿地生态补偿的实践 | 第34-38页 |
(一) 国家对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 | 第34-35页 |
(二) 地方对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与思考 | 第38-47页 |
一、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基本模式 | 第38-44页 |
(一)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补偿内容 | 第38-39页 |
(二)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权义主体 | 第39-40页 |
(三)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 | 第40-41页 |
(四)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 第41-42页 |
(五)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的补偿方式 | 第42-44页 |
二、甘南湿地生态补偿实施的保障制度 | 第44-47页 |
(一) 甘南湿地区际生态补偿制度 | 第44页 |
(二) 甘南湿地生态补偿特区制度 | 第44-45页 |
(三) 湿地公务合作与公众参与制度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