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商人参政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参政权概述 | 第13-15页 |
·参政权的内涵 | 第13-14页 |
·参政权的特点 | 第14-15页 |
2 清末商人参政权的内容 | 第15-26页 |
·“商人”的界定 | 第15-17页 |
·法律关于“商人”的界定 | 第16页 |
·商人的权利能力 | 第16-17页 |
·商人的行为能力 | 第17页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第17-21页 |
·商人作为选民的资格要求 | 第18-19页 |
·商人作为被选举人的资格要求 | 第19-20页 |
·商人行使选举权的方式 | 第20-21页 |
·自由表达的权利 | 第21-24页 |
·言论、出版自由 | 第21-22页 |
·条陈权 | 第22页 |
·结社、集会自由 | 第22-24页 |
·其他权利 | 第24-26页 |
·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权利 | 第24-25页 |
·监督权 | 第25页 |
·宗教信仰自由权 | 第25-26页 |
3 清末商人参政权形成的缘由 | 第26-32页 |
·商人参政意识的觉醒 | 第26-27页 |
·商人国民意识的觉醒 | 第26-27页 |
·商人参政意识的觉醒 | 第27页 |
·商人阶层的扩大 | 第27-29页 |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 第29-30页 |
·清政府政策层面的变化 | 第30-32页 |
4 清末商人参政权的实现 | 第32-41页 |
·创办报刊 | 第32-34页 |
·成立商会 | 第34页 |
·参与立法活动 | 第34-37页 |
·开展商事习惯调查 | 第35页 |
·参与立法,拟定商法草案 | 第35-37页 |
·参与宪政运动 | 第37-39页 |
·成立宪政研讨组织 | 第37页 |
·参与国会请愿,要求设立国会 | 第37-39页 |
·参与地方事务管理 | 第39-41页 |
5 清末商人参政权的影响 | 第41-44页 |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中华民国宪政理论与观念的影响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