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络合沉淀法制备高密度电池级氧化锌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3页
   ·锌-镍电池发展概况第12页
   ·二次锌-镍电池中锌电极存在的问题第12-15页
     ·锌枝晶第13页
     ·锌变形第13-14页
     ·锌腐蚀第14页
     ·锌钝化第14-15页
   ·二次锌-镍电池中镍电极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二次锌-镍电池中电解液存在的问题第16页
   ·二次锌-镍电池中其它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隔膜第16-17页
     ·集流体第17页
     ·粘结剂第17页
   ·Zno对于锌-镍电池负极的应用第17-21页
     ·Zno简介第18页
     ·Zno的合成方法第18页
     ·Zno的形貌影响因素第18-20页
     ·Zno的电化学性能第20-21页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研究思路第21页
     ·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以及实验设备第23-27页
   ·实验试剂第23-24页
   ·实验设备第24页
   ·氧化锌粉末物理性质表征第24-25页
     ·氧化锌粉末振实密度测定第24-25页
     ·氧化锌颗粒X射线衍射分析第25页
     ·氧化锌颗粒形貌表征第25页
   ·氧化锌电化学性能分析第25-27页
     ·锌负极制备第25页
     ·镍正极制备第25页
     ·电解液配制第25页
     ·隔膜选取第25-26页
     ·电池的组装第26页
     ·电池测试第26-27页
第三章 硝酸锌体系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第27-52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乙醇胺系络合剂与氨水复配制备氧化锌第27页
     ·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高振实密度氧化锌的改性第27页
     ·合成氧化锌的表征与测试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52页
     ·络合剂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28-34页
     ·络合剂二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34-43页
     ·络合剂三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43-52页
第四章 硫酸锌体系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第52-85页
   ·实验部分第52-53页
     ·乙醇胺系络合剂与氨水复配制备氧化锌第52页
     ·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高振实密度氧化锌的改性第52页
     ·合成氧化锌的表征与测试第52-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85页
     ·络合剂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53-63页
     ·络合剂二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63-73页
     ·络合剂三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73-85页
第五章 醋酸锌体系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第85-104页
   ·实验部分第85-86页
     ·乙醇胺系络合剂与氨水复配制备氧化锌第85页
     ·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高振实密度氧化锌的改性第85页
     ·合成氧化锌的表征与测试第85-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104页
     ·络合剂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86-90页
     ·络合剂二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90-95页
     ·络合剂三乙醇胺与氨水复配以及用聚乙二醇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合成氧化锌性质分析第95-10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8页
   ·结论第104-107页
   ·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DNA的切割活性研究
下一篇:脂肪—芳香酰胺杂交折叠体的合成、表征与识别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