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域名及域名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 第12-17页 |
一、域名及其法律性质 | 第12-15页 |
(一) 域名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域名的法律特征 | 第13页 |
(三) 域名的法律地位 | 第13-15页 |
二、域名权及其法律性质 | 第15-17页 |
(一) 域名权的概念 | 第15页 |
(二) 域名权的法律性质 | 第15-16页 |
(三) 域名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区别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域名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7页 |
一、我国域名保护现状 | 第17-20页 |
(一) 我国有关域名保护的规定 | 第17-19页 |
(二) 我国域名争议司法实践中主要适用的法律 | 第19-20页 |
二、我国域名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7页 |
(一) 域名权纠纷的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二) 域名保护立法层级低 | 第22-23页 |
(三) 域名法律保护范围过于狭隘 | 第23页 |
(四) 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局限性 | 第23-25页 |
(五)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法律地位尚不明确 | 第25页 |
(六) 域名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国外关于域名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 第27-32页 |
一、美、英两国域名保护制度的简介及其评析 | 第27-30页 |
(一) 美国的域名保护制度 | 第27-29页 |
(二) 英国的域名保护制度 | 第29页 |
(三) 美、英域名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二、国际组织关于域名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 | 第30-32页 |
(一) IAHC建议 | 第30页 |
(二) ICANN的域名管理措施 | 第30-31页 |
(三) WIP0报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域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2-40页 |
一、域名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 | 第32-34页 |
(一) 利益平衡原则 | 第32页 |
(二) 排除恶意使用原则 | 第32-33页 |
(三) 禁止混淆原则 | 第33页 |
(四) 尊重在先权利原则 | 第33页 |
(五) 知名域名特殊保护原则 | 第33-34页 |
二、域名纳入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 | 第34页 |
(一) 明确权利 | 第34页 |
(二) 立法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4页 |
三、我国域名管理制度的完善 | 第34-40页 |
(一) 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修订 | 第34-36页 |
(二) 国内管理制度的改进 | 第36-37页 |
(三) 域名争议解决制度的完善 | 第37-38页 |
(四) 加强国际协助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