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9页 |
内容提要 | 第13页 |
第一节 论文简介 | 第13-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 | 第17-18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草原牧区制度管理研究进展 | 第20-32页 |
·制度、制度演化理论及各主要学派研究 | 第20-24页 |
·草原牧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 第24-28页 |
·草原牧区适应性管理研究 | 第28-30页 |
·草原牧区制度管理研究趋势和展望 | 第30-3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9-43页 |
内容提要 | 第39页 |
·自然条件 | 第39-40页 |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40-4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基于草业系统C界面的草地适应性管理迫切性 | 第43-57页 |
内容提要 | 第43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5-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家庭牧场经营现状、分异性特征和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 | 第57-95页 |
内容提要 | 第57页 |
第一节 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现状与经济行为分异性特征 | 第57-77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数据来源 | 第58页 |
·样本家庭牧场基本信息 | 第58-67页 |
·家庭牧场经济行为分异性特征 | 第67-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二节 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研究 | 第77-91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研究方法 | 第78-81页 |
·研究结果 | 第81-87页 |
·讨论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第五章 基于NDVI值与畜产量指标的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影响研究 | 第95-115页 |
内容提要 | 第95页 |
·引言 | 第95-96页 |
·研究方法 | 第96-98页 |
·研究结果 | 第98-107页 |
·讨论 | 第107-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15-121页 |
内容提要 | 第115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15-118页 |
·草地适应性管理的迫切性(草业系统C界面) | 第115页 |
·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 | 第115-116页 |
·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影响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118-121页 |
·关于草地适应性管理制度创新的讨论 | 第118-119页 |
·重视家庭牧场典型差异性对牧区发展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以家庭牧场为基本单元和尺度的草原研究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