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助剂论文

耐冷复合菌产絮凝剂的结构鉴定及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第12-17页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历史第12-13页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内容第13-16页
     ·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第16-17页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第17-21页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学说第17-18页
     ·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及结构特征第18-19页
     ·生物絮凝剂的性质第19-21页
   ·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1-22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页
     ·课题研究内容及实验思路第22-24页
第2章 两株低温产絮菌的复合培养第24-37页
   ·实验材料第24-25页
     ·菌株第24页
     ·药品及仪器第24-25页
     ·培养基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两株低温产絮菌的复合培养效果分析第25页
     ·两株菌复合培养的生长及菌数变化第25-26页
     ·复合菌的絮凝活性成分分析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两菌种复合后生长情况及菌数变化分析结果第27-31页
     ·复合低温产絮菌的培养效果分析结果第31页
     ·复合菌的絮凝活性成分分析结果第31-35页
   ·讨论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第37-51页
   ·实验材料第37-38页
     ·菌株第37页
     ·药品第37页
     ·仪器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2页
     ·絮凝剂的分离提取第38-39页
     ·凝胶层析法纯化絮凝剂第39-40页
     ·分子量分析实验第40-41页
     ·采用色谱法分析絮凝剂中多糖组成第41-42页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絮凝成分的官能团、糖环与构型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絮凝剂的分离提取结果第42-43页
     ·絮凝剂纯化结果第43-45页
     ·分子量分析结果第45-46页
     ·絮凝剂的多糖组成分析结果第46-47页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47-49页
   ·讨论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生物絮凝剂的性质研究第51-62页
   ·实验材料第51-52页
     ·材料第51页
     ·试剂第51页
     ·仪器第51-52页
   ·实验方法第52-54页
     ·投加量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第52页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实验第52页
     ·pH 值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第52-53页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第53页
     ·絮凝剂与胶粒结合键类型分析实验第53页
     ·Zeta 电位分析实验第53-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60页
     ·投加量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第54页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第54-55页
     ·pH 值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第55-56页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第56-57页
     ·絮凝剂与胶粒结合键类型分析实验结果第57-58页
     ·Zeta 电位分析实验结果第58-60页
   ·讨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及其微囊的制备
下一篇:Fe3O4/TiO2/EG磁性可漂浮光催化剂制备及降解苯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