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腐蚀、防腐与表面处理论文

锌基底上制备双疏表面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纳米技术与超双疏表面第10-11页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研究第13-20页
     ·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润湿性能的关系第15-17页
     ·水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动态行为研究第17-20页
   ·超双疏表面制备的发展和现状第20-2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第21-22页
第2章 实验设备、实验原理与方法第22-30页
   ·锌基表面微纳米疏水结构的制备原理第22-23页
   ·实验过程第23-24页
     ·基底的清洗第23页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第23-24页
     ·样品的形貌及性能表征第24页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第24-29页
     ·接触角测量仪第24-2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6-27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第27页
     ·磁力搅拌器第27-29页
   ·实验所用的试剂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全氟羧酸试剂制备双疏表面的研究第30-44页
   ·锌基双疏表面的制备过程第30-31页
   ·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第31-36页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31-33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3-34页
     ·XRD 图谱分析第34-35页
     ·EDS 能谱分析第35-36页
   ·实验参数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6-39页
     ·反应时间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6-37页
     ·溶液浓度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7-38页
     ·碳链长度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8-39页
   ·水滴在制备表面上的动态润湿性分析第39-41页
   ·制备表面的疏油效果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铜元素对全氟羧酸制备双疏表面的影响第44-50页
   ·实验步骤与过程第45页
   ·实验基底的润湿性能第45-47页
   ·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第47-49页
   ·本章总结第49-50页
第5章 以十七氟癸基三甲基硅烷为前驱的双疏表面制备第50-57页
   ·实验方法与过程第50-5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全文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RIP钢渐进成形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与加固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