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37页 |
·太阳 | 第14-15页 |
·太阳风 | 第15-18页 |
·地球磁层 | 第18-23页 |
·太阳-行星际-磁层耦合 | 第18-19页 |
·磁层区域 | 第19-21页 |
·磁层电流 | 第21-23页 |
·磁层顶 | 第23-36页 |
·磁层顶简介 | 第24-27页 |
·磁层顶经验模型 | 第27-34页 |
Petrinec and Russell [1996]模型 | 第28-29页 |
Shue et al. [1997,1998]模型(Shue98 模型) | 第29-30页 |
Chao et al. [2002]模型 | 第30-31页 |
Boardsen et al. [2000]模型(Boardsen2000 模型) | 第31-33页 |
Lin et al. [2010]模型(Lin2010 模型) | 第33-34页 |
·经验模型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全球 MHD 磁层模拟 | 第37-45页 |
·全球 MHD 磁层模拟的基本方程 | 第37-39页 |
·全球 MHD 数值模型的解域、网格和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SWMF 模式 | 第40-45页 |
第三章 磁层顶三维对称模型 | 第45-66页 |
·磁层顶判断 | 第45-47页 |
·磁层顶三维模型 | 第47-57页 |
·磁层顶面函数 | 第47-50页 |
·磁层顶位形参数和太阳风条件的关系 | 第50-57页 |
·讨论 | 第57-63页 |
·赤道面磁层顶和子午面磁层顶 | 第57-61页 |
·磁层顶旋转不对称性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四章 磁倾角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66-82页 |
·磁层顶判断 | 第66-67页 |
·磁倾角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67-73页 |
·磁层顶面函数 | 第68-69页 |
·磁层顶位形参数和磁倾角的关系 | 第69-73页 |
·讨论 | 第73-79页 |
·和经验模型比较 | 第73-76页 |
·磁倾角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五章 IMF , 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82-102页 |
·磁层顶判断 | 第82-85页 |
·IMF BY, BZ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85-92页 |
·磁层顶面函数 | 第86-87页 |
·磁层顶位形参数和 IMF BY, BZ的关系 | 第87-92页 |
·讨论 | 第92-100页 |
·和经验模型比较 | 第92-95页 |
·IMF BY, BZ对磁层顶的影响 | 第95-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稳态太阳风条件下磁层顶能量传输 | 第102-117页 |
·北向 IMF 时磁层顶能量传输 | 第102-104页 |
·机械能的传输 | 第103页 |
·电磁能的传输 | 第103-104页 |
·南向 IMF 时磁层顶能量传输 | 第104-106页 |
·机械能的传输 | 第104-105页 |
·电磁能的传输 | 第105-106页 |
·北向和南向 IMF 时能量传输的不同点 | 第106-108页 |
·能量传输机制 | 第108-114页 |
·北向 IMF 条件下的传输机制 | 第108-113页 |
·南向 IMF 条件下的传输机制 | 第113-114页 |
·讨论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7-119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7-118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0页 |
发表、录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个人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