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精冲技术简介 | 第9-13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精冲具备的条件 | 第10-11页 |
| ·精冲工作过程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分析 | 第13-14页 |
| ·精冲技术国外的应用与发展 | 第13-14页 |
| ·我国精冲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差距 | 第14页 |
| ·精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在精冲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精冲技术的实验研究 | 第15页 |
| ·有限元方法在精冲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6-17页 |
| 2 精冲仿真模拟的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17-27页 |
|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差分法 | 第17页 |
| ·变分法 | 第17-18页 |
| ·有限元法 | 第18-20页 |
| ·有限元法的应用 | 第20页 |
| ·板材精冲的基本规律及变形区的应力分析 | 第20-22页 |
| ·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刚塑性有限元法 | 第22-25页 |
| ·弹塑性有限元法 | 第22页 |
| ·刚塑性有限元法 | 第22-25页 |
| ·影响精冲加工过程的基本因素 | 第25-26页 |
| ·增大σ_y | 第25页 |
| ·增大σ_n | 第25-26页 |
| ·增大(σ~(vx)+σ~(vy)) | 第26页 |
| ·采用最佳压边圈齿形内角α | 第26页 |
| ·关于σ_z的分析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精冲成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7-3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9页 |
| ·本课题的重点及难点 | 第29-30页 |
| ·重点问题 | 第29-30页 |
| ·难点问题 | 第30页 |
|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第30-34页 |
| ·ANSYS Workbench的特点 | 第30-31页 |
| ·ANSYS Workbench与经典ANSYS的比较 | 第31页 |
| ·ANSYS Workbench12.0的模块组成 | 第31-33页 |
| ·ANSYS Workbench分析的一般流程 | 第33-34页 |
|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 4 前门锁钩精冲件工艺参数的分析与研究 | 第35-67页 |
| ·影响工件质量工艺参数 | 第35页 |
| ·仿真模型力学的简化 | 第35-37页 |
| ·仿真模拟分析步骤 | 第37-47页 |
| ·确定分析类型 | 第37页 |
| ·添加材料属性 | 第37-40页 |
| ·导入模型 | 第40-42页 |
| ·设置零件材料属性 | 第42页 |
| ·添加接触 | 第42-44页 |
| ·划分网格 | 第44-45页 |
| ·施加载荷与约束 | 第45-46页 |
| ·求解 | 第46-47页 |
| ·工艺参数模拟 | 第47-65页 |
| ·凹模圆角 | 第47-51页 |
| ·凸凹模间隙 | 第51-56页 |
| ·齿圈 | 第56-60页 |
| ·齿形角 | 第57页 |
| ·齿形距离 | 第57页 |
| ·单双面齿圈 | 第57-60页 |
| ·压边力和反压力 | 第60-64页 |
| ·润滑 | 第64-65页 |
| ·综合分析 | 第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5 探讨 | 第67-71页 |
| ·压力优化 | 第67-69页 |
| ·冲裁力 Ps | 第67页 |
| ·压边力 PR | 第67-68页 |
| ·反压力 PG | 第68-69页 |
| ·动态压力 | 第69页 |
| ·模具寿命 | 第69-70页 |
| ·关于ANSYS Workbench本身的讨论 | 第70-71页 |
| ·运行速度 | 第70页 |
| ·沙漏控制 | 第70-7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