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我国的地震危害 | 第10页 |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 第10-11页 |
·不同的抗震设防目标及相应的成本-效益衡量手段 | 第10页 |
·多参数评价及相应的判断准则 | 第10-11页 |
·抗震性能设计与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关系 | 第11页 |
·弹塑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地震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地震弹塑性分析的目的 | 第14页 |
·地震弹塑性分析概述 | 第14-15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15-16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16-17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输入选择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MIDAS BUILDING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18-22页 |
·本构关系 | 第18-19页 |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18页 |
·钢材和钢筋本构模型 | 第18-19页 |
·墙单元的剪切本构模型 | 第19页 |
·计算单元 | 第19-20页 |
·非线性梁柱单元 | 第19页 |
·非线性墙单元 | 第19-20页 |
·滞回模型 | 第20-21页 |
·单轴滞回模型 | 第20-21页 |
·多轴滞回模型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 | 第22-25页 |
·钢管混凝上叠合柱结构的优点简介 | 第22页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成柱特点和设计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强化 | 第22-23页 |
·组合 | 第23页 |
·约束 | 第23-24页 |
·叠合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5 动力弹塑性分析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 第25-72页 |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设计技术条件 | 第26-28页 |
·风荷载 | 第26页 |
·地震作用 | 第26-27页 |
·场地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结构体系和主要构件 | 第28-31页 |
·结构体系 | 第28-29页 |
·主要构件 | 第29-31页 |
·地基基础方案 | 第31页 |
·超限类型 | 第31页 |
·弹性分析 | 第31-43页 |
·计算参数 | 第31页 |
·主要计算结果 | 第31-39页 |
·二阶(重力P-△)效应分析 | 第39页 |
·弹性时程分析 | 第39-43页 |
·单性分析小结 | 第43页 |
·设防烈度地震(中震)作用下的结构承载力复核 | 第43-46页 |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 第44页 |
·计算条件及假定 | 第44-45页 |
·主要计算结果 | 第45页 |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承载力复核结果小结 | 第45-46页 |
·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6-71页 |
·计算模型 | 第46页 |
·动力弹塑性方案分析及确定 | 第46页 |
·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价 | 第46页 |
·动力弹塑性结果及分析 | 第46-71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小结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是一种优越的抗震结构 | 第72页 |
·MIDAS BUILDING能很好的对钢管混凝上叠合柱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 | 第72-73页 |
·钢管混凝上叠合柱未来展望 | 第73页 |
·结构弹塑性分析未来展望 | 第73-75页 |
·建模平台的问题 | 第73页 |
·倒塌模拟问题 | 第73-74页 |
·微观破坏问题 | 第74页 |
·随机性与概率问题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