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真伪鉴辨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填补理论空白 | 第9-10页 |
2. 指导档案利用 | 第10-11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二、档案真伪的理论解读 | 第13-17页 |
(一) 真与伪的认识 | 第13-14页 |
1. “真”“伪”字义 | 第13页 |
2. 哲学上的认识 | 第13-14页 |
(二) 档案真与伪的辩证认识 | 第14-17页 |
三、档案真伪现象辨析 | 第17-25页 |
(一) 档案之真 | 第17-20页 |
1. 真实的档案和档案的真实 | 第17-19页 |
2. 档案之真与史料之真的区别 | 第19-20页 |
(二) 档案之伪 | 第20-22页 |
1. 伪档案产生的原因 | 第20-21页 |
2. 伪档案造成的后果 | 第21-22页 |
(三) 真伪杂糅 | 第22-25页 |
1. 真伪杂糅现象的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2. 真伪杂糅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3-25页 |
四、档案真伪鉴辨的原理与方法 | 第25-36页 |
(一) 影响档案真伪鉴定的因素 | 第25-26页 |
1. 档案真伪鉴定观念淡薄 | 第25页 |
2. 档案真伪鉴定理论单薄 | 第25-26页 |
3. 档案真伪鉴定实践缺乏 | 第26页 |
(二) 档案真伪鉴辨的原理 | 第26-29页 |
1. 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2. 技术原理 | 第28-29页 |
(三) 档案真伪鉴定的方法 | 第29-36页 |
1. 依据来源原则鉴辨档案真伪 | 第29-30页 |
2. 通过判断档案载体来鉴辨档案真伪 | 第30-32页 |
3. 通过鉴定档案信用标志来鉴辨档案真伪 | 第32-34页 |
4. 档案擦消和消退痕迹的鉴辨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