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酪氨酸)共聚物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前言 | 第12-26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聚乳酸的性能及合成 | 第12-14页 |
| ·改性聚乳酸的合成 | 第14-19页 |
| ·丙交酯与吗啉二酮环状衍生物共聚 | 第15-16页 |
| ·大分子偶联 | 第16-17页 |
| ·N-羧酸酐缩聚共聚 | 第17-18页 |
| ·分子修饰改性 | 第18-19页 |
| ·直接熔融缩聚 | 第19页 |
| ·改性聚乳酸的降解 | 第19-21页 |
| ·改性聚乳酸的医学应用 | 第21-24页 |
| ·手术缝合线 | 第21页 |
| ·药物控释材料 | 第21-22页 |
| ·骨折固定材料 | 第22-23页 |
| ·组织工程支架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 2 聚(乳酸-酪氨酸)的合成 | 第26-35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合成方法 | 第27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 ·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7页 |
| ·催化剂用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聚合时间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8页 |
| ·L-酪氨酸用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红外图谱解析 | 第29-30页 |
| ·~1H-NMR 图谱解析 | 第30-31页 |
| ·GPC 测试 | 第31页 |
| ·DSC 测试 | 第31-32页 |
| ·TGA 测试 | 第32-33页 |
| ·XRD 测试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3 聚乳酸-酪氨酸-乙二醇共聚物的合成 | 第35-41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合成方法 | 第36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 ·红外图谱解析 | 第36-37页 |
| ·~1H-NMR 图谱解析 | 第37页 |
| ·GPC 测试 | 第37-38页 |
| ·DSC 测试 | 第38-39页 |
| ·XRD 测试 | 第39-40页 |
| ·SEM 测试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聚乳酸-酪氨酸共聚物的降解及缓释性能研究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41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亲水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 ·降解性能测试 | 第44页 |
| ·GPC 测试 | 第44-46页 |
| ·XRD 测试 | 第46页 |
| ·SEM 测试 | 第46-47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 | 第47-49页 |
| ·微球含药量及载药量计算 | 第49页 |
| ·微球缓释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总结 | 第52页 |
| ·PLA-co-Tyr 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 第52页 |
| ·PLA-co-Tyr 共聚物的性能 | 第52页 |
| ·PLA-Tyr-PEG 共聚物的合成 | 第52页 |
| ·改性聚合物的降解及缓释性能 | 第52页 |
| ·论文后续工作设想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