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接触网可靠性分析及维修管理系统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高速铁路接触网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铁路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2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 第20-32页 |
·基本可靠性指标 | 第20-21页 |
·可靠度和不可靠度 | 第20页 |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 | 第20页 |
·故障率 | 第20-21页 |
·平均寿命 | 第21页 |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21-30页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及其主要设备概述 | 第21-23页 |
·指数分布模型介绍 | 第23-24页 |
·典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第24-27页 |
·接触网设备故障失效分布的拟合方法 | 第27-28页 |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的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流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京津城际接触网维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8页 |
·需求分析概述 | 第32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2-35页 |
·京津城际接触网维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 第33-34页 |
·系统的性能要求 | 第34-35页 |
·系统的架构结构 | 第35-36页 |
·C/S结构 | 第35-36页 |
·B/S结构 | 第36页 |
·本系统采用的结构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京津城际接触网维修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38-68页 |
·系统设计平台的选择 | 第38-39页 |
·系统使用的后台数据库 | 第38-39页 |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9页 |
·京津城际接触网设备故障分类 | 第39-41页 |
·接触网设备类别 | 第39-40页 |
·接触网设备名称 | 第40-41页 |
·接触网设备故障及处理措施 | 第41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1-46页 |
·系统的界面化 | 第46-66页 |
·主菜单 | 第47-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京津城际接触网故障统计结果分析 | 第68-85页 |
·北京南供电工区 | 第68-72页 |
·按类型排序 | 第68-69页 |
·按设备排序 | 第69-70页 |
·按故障排序 | 第70-72页 |
·永乐供电工区 | 第72-76页 |
·按类型排序 | 第72页 |
·按设备排序 | 第72-74页 |
·按故障排序 | 第74-76页 |
·天津供电工区 | 第76-80页 |
·按类型排序 | 第76页 |
·按设备排序 | 第76-78页 |
·按故障排序 | 第78-80页 |
·所有工区 | 第80-84页 |
·按类型排序 | 第80页 |
·按设备排序 | 第80-82页 |
·按故障排序 | 第82-84页 |
·统计结果分析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6 京津城际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85-98页 |
·京津城际运营检修情况概述 | 第85-86页 |
·接触网设备缺陷数据统计 | 第86-89页 |
·接触网设备故障的建模 | 第89-91页 |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的故障树分析 | 第91-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附录A | 第103-116页 |
附录B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12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