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美产品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图表目录第21-25页
第1章 导论第25-47页
   ·研究背景第25-27页
   ·研究目的第27-28页
   ·研究意义第28-29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9-43页
     ·分工与贸易第29-37页
     ·分工与贸易利益第37-40页
     ·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度量第40-4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述评第42-43页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43-45页
     ·结构安排第43-44页
     ·研究方法第44-45页
   ·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45-47页
     ·创新之处第45-46页
     ·存在的不足第46-47页
第2章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础第47-7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47-53页
     ·国际分工第47页
     ·产品内分工第47-51页
     ·产品内贸易第51页
     ·产业间贸易第51页
     ·产业内贸易第51-52页
     ·产业内、产业间、产品内贸易三者之间的比较第52-53页
   ·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第53-55页
     ·国际分工的产生条件第53页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第53-54页
     ·产品内分工的产生第54-55页
   ·产品内分工的现实形态第55-56页
     ·加工贸易第55页
     ·中间品贸易第55页
     ·产品内贸易第55-56页
     ·三种现实形态比较第56页
   ·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内在机制第56-62页
     ·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第56-59页
     ·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第59-62页
     ·专业化与产品内分工第62页
     ·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产品内分工第62页
   ·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外在动力第62-66页
     ·交易成本的降低第63页
     ·科学技术的进步第63-64页
     ·跨国公司的推动第64页
     ·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第64页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鼓励推行的加工贸易政策第64-66页
   ·产品内分工的作用与意义第66-73页
     ·产品内分工开辟了国际贸易新领域第66页
     ·产品内分工加快了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第66-69页
     ·产品内分工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第69-70页
     ·产品内分工促进了世界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以中国为例第70-72页
     ·产品内分工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3章 中美贸易概述第75-106页
   ·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第75-79页
     ·停滞阶段(1949-1971)第75-76页
     ·尝试恢复阶段(1972-1978)第76-77页
     ·发展阶段(1979-1992)第77-78页
     ·快速上升阶段(1993-2010)第78-79页
   ·中美贸易现状第79-81页
     ·2010年中美贸易状况第79-80页
     ·2010年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第80-81页
   ·中美贸易特点第81-91页
     ·中美贸易额增加迅速第81-83页
     ·中美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第83-84页
     ·中美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第84-85页
     ·中美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第85-87页
     ·中美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第87-91页
   ·中美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第91-98页
     ·中美贸易失衡第91-97页
     ·中美贸易摩擦第97-98页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第98-105页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动因第98-99页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历程第99-103页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特点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4章 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度量:以制造业对美出口为例第106-127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度量的基本方法第106-107页
     ·产品内贸易条件法第106页
     ·加工贸易法第106-107页
     ·出口产品附加值法第107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度量:基于产品内贸易条件分析法第107-111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条件第107-111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度量:基于加工贸易分析法第111-114页
     ·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内水平第111-113页
     ·中美加工贸易产品内水平第113-114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度量:基于出口附加值分析法第114-125页
     ·中国制造业对美出口产品内贸易数据选取及处理第114-119页
     ·中国制造业对美出口产品内贸易水平第119-125页
   ·三种测量方法的简评第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5章 对中美产品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27-140页
   ·影响产品内贸易的因素分析第127-128页
     ·经济因素第127页
     ·物理因素第127-128页
     ·社会因素第128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第128-137页
     ·变量设置第129页
     ·数据选用和来源第129-132页
     ·模型构建第132-133页
     ·模型的检验与回归第133-137页
   ·结果分析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6章 对中美产品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的实证分析第140-175页
   ·贸易利益与利益分配第140-143页
     ·贸易利益的基本内涵第140-142页
     ·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第142页
     ·产品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第142-143页
   ·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基于贸易差额的分析第143-150页
     ·宏观层面分析:国家主体第143-144页
     ·微观层面分析:制造业主体第144-150页
   ·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基于贸易条件的分析第150-157页
     ·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第150-152页
     ·中国制造业对美出口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第152-157页
   ·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基于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分析第157-161页
     ·中美制造业对美出口产品附加值结果分析第157-161页
   ·中美产品内贸易对利益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61-174页
     ·静态贸易利益分析第161-167页
     ·动态贸易利益分析第167-174页
   ·本章小结第174-175页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75-192页
   ·研究结论第175-179页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特征明显第175-176页
     ·中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水平较低第176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美产品内贸易作用巨大第176-178页
     ·加工贸易成为中美产品内贸易的主要方式第178页
     ·中国在中美产品内贸易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第178-179页
   ·政策建议第179-191页
     ·积极参与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第179-181页
     ·培育高质量的中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第181-184页
     ·调整对外投资政策和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第184-185页
     ·逐步调整中国加工贸易战略第185-189页
     ·逐步提升中美制造业产品内贸易利益第189-191页
   ·本章小结第191-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9页
附录第209-2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主要获奖情况第210-211页
后记第211-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及其生产率研究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