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主体精神的隐显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第12-21页
 第一节 主体语符的序曲:能指的游戏第12-14页
 第二节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隐喻与换喻的两极第14-16页
 第三节 无意识的引诱:作为他者的萨满与心理医生第16-18页
 第四节 欲望的辩证法:欲望他者的欲望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主体精神的显现:主体对幻像的反抗第21-33页
 第一节 主体的自恋:镜子的诱惑第21-24页
 第二节 主体的欺凌:死本能的冲击第24-27页
 第三节 主体的救赎:阉割的禁忌第27-29页
 第四节 主体的跨越:主体性的彰显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主体精神的遮蔽:主体向他者的臣服第33-43页
 第一节 他者的压抑:主体的屈从与异化第33-35页
 第二节 他者的分化:主体与他者的纠缠第35-38页
 第三节 他者的话语:他者对主体无意识地引诱第38-40页
 第四节 他者的认同:主体对象征的妥协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主体精神的隐显:主体同欲望的周旋第43-51页
 第一节 欲望的形成:主体的需要、要求与欲望第43-45页
 第二节 欲望的动因:剩余快感对象 a 对主体的影响第45-46页
 第三节 欲望的陷阱: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第46-48页
 第四节 欲望的归宿:主体欲求无的欲望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舒斯特曼通俗艺术理论及其启示
下一篇:米兰·昆德拉“小说美学”的悖论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