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模拟的BT网络隐信道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本文工作 | 第9-10页 |
·文章结构 | 第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2 网络隐信道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网络隐信道概念 | 第11页 |
·隐信道通信场景 | 第11-12页 |
·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 第12-14页 |
·与数据加密的关系 | 第12-13页 |
·与其他隐写术的关系 | 第13页 |
·网络隐信道是多学科之间的研究点 | 第13-14页 |
·隐信道的优缺点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方向 | 第14页 |
·现有的隐信道构造思想 | 第14-17页 |
·现有的隐信道工具 | 第17页 |
·隐信道的分类 | 第17-19页 |
·隐信道的评价标准 | 第19页 |
·隐信道的检测技术 | 第19-21页 |
·隐信道的消除与限流 | 第21页 |
·防御方法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状态模拟的网络隐信道思想 | 第23-33页 |
·传统的网络隐信道构造思想 | 第23-24页 |
·状态模拟方式的隐信道构造 | 第24-31页 |
·属性与状态 | 第24-26页 |
·状态模拟与网络隐信道通信 | 第26-27页 |
·距离的形式化 | 第27-28页 |
·链路属性的拟合 | 第28页 |
·防御系统的形式化 | 第28-30页 |
·构建信道时属性决策的问题模型 | 第30-31页 |
·状态模拟下的几类信道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状态模拟下的BT协议隐信道 | 第33-53页 |
·BT通信协议 | 第33-34页 |
·模拟Peer wire协议状态通信 | 第34-45页 |
·消息结构层次 | 第35-36页 |
·消息间层次 | 第36-39页 |
·数据流层次 | 第39-44页 |
·对等连接方的确定 | 第44-45页 |
·隐信道通信控制 | 第45-50页 |
·信道的不可靠性 | 第45-46页 |
·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47-48页 |
·分层化的可靠通信模型 | 第48-50页 |
·BT隐信道的性能 | 第50-51页 |
·BT隐信道的防御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53-6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实验环境 | 第54-55页 |
·实验内容 | 第55-60页 |
·实验所用技术 | 第55-56页 |
·软件数据结构 | 第56-58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58-60页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