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RANS/LES 混合方法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1-14页 |
| ·双三角翼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数值方法 | 第17-33页 |
| ·控制方程 | 第17-21页 |
| ·正交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 | 第17-18页 |
| ·曲线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 ·虚拟压缩方法 | 第19-20页 |
| ·边界条件 | 第20-21页 |
| ·时间迭代方法 | 第21页 |
| ·湍流模拟方法 | 第21-25页 |
| ·雷诺平均 N-S 方程和滤波 N-S 方程 | 第21-23页 |
| ·SA-DES | 第23-24页 |
| ·ML-DES | 第24-25页 |
| ·空间离散方法 | 第25-30页 |
| ·常用的三阶和五阶迎风偏置格式 | 第25-26页 |
| ·新型混合格式 | 第26-29页 |
| ·面向工程应用的一类新三阶格式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典型问题验证计算 | 第33-43页 |
| ·层流计算验证 | 第33-36页 |
| ·层流平板 | 第33-34页 |
| ·层流方腔流动 | 第34页 |
| ·小雷诺数定常圆柱 | 第34页 |
| ·非定常圆柱 | 第34-35页 |
| ·球双锥热流计算——中心型三阶格式的初步应用 | 第35-36页 |
| ·湍流 RANS 算例验证 | 第36-38页 |
| ·湍流平板 | 第36-38页 |
| ·DES 验证计算 | 第38-41页 |
| ·三维圆柱绕流 | 第38-40页 |
| ·三维机翼大攻角绕流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双三角翼背风区大范围分离与旋涡流场的 DES 模拟 | 第43-63页 |
| ·基本流场特征 | 第43-51页 |
| ·几何外形、网格以及计算条件 | 第43-44页 |
| ·表面极限流线拓扑分析 | 第44-47页 |
| ·截面流线拓扑以及压力分布 | 第47-49页 |
| ·背风区分离及旋涡空间结构演化 | 第49-51页 |
| ·双三角翼气动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 ·涡破裂的预测和涡破裂的类型 | 第52-55页 |
| ·涡破裂的预测 | 第52-53页 |
| ·涡破裂的主要类型 | 第53-55页 |
| ·旋涡结构分区与锥形流 | 第55-60页 |
| ·剪切层失稳与旋涡亚结构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双三角翼新型横流不稳定性与横流涡研究 | 第63-81页 |
| ·新型横流不稳定性与普通横流不稳定性 | 第63-65页 |
| ·新型横流涡现象及其定量特征 | 第65-68页 |
| ·双三角翼横流涡截面流态的拓扑分析 | 第68-70页 |
| ·新型横流不稳定性发生机制的分析、验证与确认 | 第70-76页 |
| ·横流的产生 | 第70-72页 |
| ·拐点的存在性 | 第72-73页 |
| ·拐点与横流涡列的关系 | 第73-76页 |
| ·新型横流涡对气动力的影响分析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