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附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拉曼散射简介 | 第13-14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发现 | 第14-15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特点 | 第15-16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机理 | 第16-18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 | 第18-21页 |
·SERS的主要应用 | 第21-24页 |
·SERS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SERS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 第22页 |
·SERS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嗜肺军团菌 | 第24-25页 |
·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第2章 金银溶胶和银核金壳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28-35页 |
·前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试剂、仪器及样品 | 第28-2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银溶胶的制备 | 第29-30页 |
·Ag核Au壳的制备(40-70nm) | 第30页 |
·金溶胶的合成 | 第30页 |
·纳米粒子与对巯基苯甲酸的反应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TEM表征 | 第30-31页 |
·纳米颗粒的SERS活性 | 第31-35页 |
第3章 核壳型SERS纳米探针检测嗜肺军团菌的研究 | 第35-40页 |
·前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靶基因设计 | 第35-36页 |
·核壳型SERS标记物的制备 | 第36页 |
·镀金玻片的洗涤 | 第36页 |
·DNA杂交实验 | 第36页 |
·空白实验 | 第36-37页 |
·SERS信号的测定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实验原理分析 | 第37页 |
·SERS信号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SERS技术鉴别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研究 | 第40-48页 |
·前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洗涤试验所用器皿 | 第40-41页 |
·银溶胶的合成 | 第41页 |
·硅片的切割与洗涤 | 第41页 |
·细菌的购买及处理 | 第41页 |
·细菌的处理 | 第41页 |
·纳米银颗粒的处理 | 第41-42页 |
·SERS测定样品的制备 | 第42页 |
·空白实验 | 第42页 |
·SERS信号的测定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细菌的SEM表征 | 第42-43页 |
·细菌和纳米银颗粒混合的TEM表征 | 第43页 |
·SERS光谱分析 | 第43-46页 |
·硅片上的重现性实验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及利用SERS技术初步检测研究 | 第48-52页 |
·前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细菌的培养 | 第48-49页 |
·银溶胶的制备 | 第49页 |
·SERS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SERS信号的测定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细菌的SEM表征 | 第49-50页 |
·细菌的SERS信号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