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算法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对称算法现状 | 第9-10页 |
·公钥密码算法现状 | 第10-12页 |
·硬件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USB 通信协议 | 第15-23页 |
·USB 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USB 的产生 | 第15页 |
·USB 系统结构 | 第15-18页 |
·USB 传输管理 | 第18-19页 |
·USB 传输类型 | 第19-21页 |
·块传输 | 第19页 |
·中断传输 | 第19-20页 |
·同步传输 | 第20页 |
·控制传输 | 第20-21页 |
·本章小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AES 和 ECC 理论 | 第23-45页 |
·群、环和域 | 第23-25页 |
·群 | 第23页 |
·环 | 第23-24页 |
·域 | 第24-25页 |
·AES 密码体制概述 | 第25-32页 |
·AES 算法数学基础 | 第25-27页 |
·AES 算法结构描述 | 第27-28页 |
·AES 算法轮变换 | 第28-31页 |
·AES 算法加、解密 | 第31-32页 |
·ECC 密码体制概述 | 第32-38页 |
·ECC 算法数学基础 | 第32-37页 |
·ECC 算法参数选取 | 第37页 |
·ECC 算法加、解密 | 第37-38页 |
·AES 和 ECC 混合密码体制 | 第38-44页 |
·AES 和 ECC 混合密码体制的提出 | 第38-39页 |
·AES 和 ECC 混合密码体制的性能分析 | 第39-42页 |
·AES 和 ECC 相结合的混合密码体制的描述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5-67页 |
·电路总体框架 | 第45页 |
·USB 外围电路设计 | 第45-52页 |
·USB2.0 控制芯片介绍 | 第45-46页 |
·USB 控制芯片选型 | 第46-47页 |
·USB 电路设计 | 第47-52页 |
·DSP 外围电路设计 | 第52-61页 |
·C6713CPU 结构 | 第53-55页 |
·C6713 芯片配置 | 第55-56页 |
·C6713 引导方式 | 第56页 |
·C6713 电路设计 | 第56-61页 |
·USB 与 DSP 连接方式设计 | 第61-62页 |
·布线结果 | 第62-63页 |
·仿真结果 | 第63-66页 |
·仿真器 | 第63-64页 |
·测试结果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混合加密体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 第67-75页 |
·保密通信背景介绍 | 第67页 |
·通信面临的安全问题 | 第67-69页 |
·AES 和 ECC 混合加密体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 第69-73页 |
·通信安全服务 | 第69-70页 |
·保密通信工作流程 | 第70-73页 |
·保密通信安全标准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