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弹筝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2页 |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唐代筝诗创作的背景 | 第14-23页 |
·筝乐的起源 | 第14-15页 |
·筝乐在唐代兴盛的表现及原因 | 第15-18页 |
·表现 | 第15-17页 |
·原因 | 第17-18页 |
·筝乐与唐诗的相辅相成关系 | 第18-20页 |
·唐代筝诗中的女性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唐诗中弹筝女性形象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3-87页 |
·白居易《筝》 | 第23-28页 |
·崔珏《美人尝茶行》 | 第28-30页 |
·毛熙震《何满子》 | 第30-34页 |
·尹鹗《江城子》 | 第34-36页 |
·孟浩然《宴张记室宅》 | 第36-37页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 第37-40页 |
·李商隐《独居有怀》 | 第40-42页 |
·戴叔伦《白苎词》 | 第42-45页 |
·毛熙震 南歌子(一名望秦川,一名风蝶令) | 第45-48页 |
·毛熙震《临江仙》 | 第48-50页 |
·孙光宪《临江仙》 | 第50-54页 |
·李珣《酒泉子》 | 第54-57页 |
·和凝《江城子》 | 第57-61页 |
·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 | 第61-64页 |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白居易 | 第64-69页 |
·冯延巳《菩萨蛮》 | 第69-75页 |
·张泌《浣溪沙》 | 第75-81页 |
·孙光宪《浣溪沙九首》 | 第81-87页 |
第四章 唐涉筝诗弹筝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 第87-100页 |
·弹筝女性形象研究 | 第87-96页 |
·人物及形象 | 第87-93页 |
·时间 | 第93-94页 |
·地点 | 第94页 |
·相关物件:筝、鹦鹉、画屏等 | 第94-96页 |
·典型唐代弹筝女性形象构建 | 第96页 |
·从唐诗中弹筝女性看唐代女性风尚 | 第96-100页 |
·头饰 | 第96-98页 |
·面妆 | 第98页 |
·服装 | 第98-99页 |
·弹筝风尚 | 第99-100页 |
结语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附录 | 第107-110页 |
后记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