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TD-LTE承载方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引言第9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第9-11页
第二章 LTE E-UTRAN网络概述第11-16页
   ·LTE系统简介第11页
   ·E-UTRAN的网络结构、网元功能与接口第11-12页
   ·E-UTRAN网络的承载需求分析第12-16页
     ·电路类型第12页
     ·电路流向第12-14页
     ·电路流量第14页
     ·站点数量第14页
     ·QoS第14-15页
     ·时钟同步第15-16页
第三章 深圳移动本地传送网概况第16-37页
   ·总体情况第16-17页
   ·SDH/MSTP网络第17-27页
     ·SDH网络-骨干层第17-21页
     ·SDH网络-汇聚层第21-25页
     ·SDH网络-接入层第25-27页
   ·PTN网络第27-31页
     ·PTN网络-骨干层第27-28页
     ·PTN网络-汇聚层第28-29页
     ·PTN网络-接入层第29-31页
   ·OTN网络第31-35页
     ·OTN网络-骨干层第31-33页
     ·OTN网络-汇聚层第33-35页
   ·深圳移动本地传送网适应性分析第35-37页
第四章 PTN三层功能研究第37-53页
   ·E-UTRAN承载技术概述第37-39页
     ·IP RAN承载技术第37页
     ·PTN承载技术第37-39页
   ·IP三层简介第39-42页
     ·网络互联协议第39页
     ·路由协议第39-40页
     ·L3 VPN第40-41页
     ·保护机制第41-42页
   ·PTN三层功能第42-47页
     ·分组转发功能第42-43页
     ·静态L3 VPN功能第43-44页
     ·保护和OAM功能第44-45页
     ·DHCP Relay功能第45-46页
     ·跨厂家静态L3 VPN组网第46-47页
   ·网管新增功能要求第47-49页
     ·配置管理第47-48页
     ·性能管理第48-49页
   ·L3 PTN业务转发流程第49-52页
     ·总体流程第49页
     ·A接口收到业务流处理流程第49-50页
     ·B接口收到业务流处理流程第50-51页
     ·C接口收到业务流处理流程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TD-LTE承载网络规划研究第53-73页
   ·组网规划第53-62页
     ·总体思路第53-54页
     ·网络架构第54-60页
     ·电路组织第60-62页
   ·保护模式第62-66页
     ·保护模式总体概述第62-63页
     ·TD-LTE承载端到端保护要求第63-66页
   ·QoS规划第66-69页
     ·PTN网络承载业务QoS分类第66页
     ·PTN网络QoS配置原则第66-69页
     ·TD-LTE业务QoS映射规则第69页
   ·同步时钟规划第69-72页
     ·同步时钟概述第69-70页
     ·时钟承载方案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深圳移动TD-LTE承载网规划方案第73-82页
   ·总体架构第73-74页
   ·TD-LTE试验网需求分析第74-75页
   ·骨干层OTN+PTN L3网络规划第75-77页
   ·汇聚层OTN+PTN L2网络规划第77-81页
   ·方案总结第81-82页
第七章 PTN L3网络IP地址规划第82-93页
   ·规划思路第82-83页
   ·IP地址概述第83-85页
     ·IP地址分类第83-84页
     ·VLAN与子网第84-85页
   ·PTN L3网络IP地址规划第85-88页
     ·总体方案第85-87页
     ·VLAN与子网规划方案第87-88页
   ·深圳LTE试验网IP地址规划第88-92页
     ·总体思路第88页
     ·IP地址需求分析第88-89页
     ·IP地址规划方案第89-91页
     ·IP地址管理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八章 研究工作总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5页
附录 缩略语对照表第95-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GN+VoIP与传统PBX在企业用户中的应用
下一篇:山西联通移动分组域信令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