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和特色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有关政府债务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有关政府公共设施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 第15页 |
·有关政府融资方式及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有关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风险和管理的研究 | 第16-18页 |
·有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3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量及其演变过程 | 第22-24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资项目及其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营业绩分析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表现和特征 | 第26-36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表现 | 第26-33页 |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分析 | 第26-29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 | 第29-32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担保机制 | 第32-33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特征 | 第33-34页 |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行融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政府担保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影响机理 | 第36-56页 |
·假设条件和过程描述 | 第36-38页 |
·模型构建和推导 | 第38-41页 |
·政府隐性信用担保条件下投融资平台与银行的均衡贷款数量 | 第40-41页 |
·土地储备质押条件下投融资平台和银行之间的均衡贷款数量 | 第41页 |
·模型结果的经济意义分析 | 第41-54页 |
·政府隐性信用担保条件下贷款利率对投融资平台与银行的均衡贷款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土地储备质押条件下贷款利率对投融资平台与银行的均衡贷款量的影响 | 第43页 |
·政府隐性信用担保和土地储备质押条件下投融资平台与银行的贷款量比较 | 第43-44页 |
·政府隐性担保履约率或抵押品保值率对投融资平台和银行的均衡贷款量的影响 | 第44-50页 |
·投融资平台经营成功概率对投融资平台和银行均衡贷款量的影响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第68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