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桩土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抗滑桩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双排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2 抗滑桩的设计理论及方法 | 第19-37页 |
·抗滑桩的类型、设计要求及步骤 | 第19-23页 |
·抗滑桩的类型 | 第19-21页 |
·抗滑桩设计要求及原则 | 第21-22页 |
·抗滑桩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 第22-23页 |
·滑坡推力计算方法 | 第23-28页 |
·传递系数法的基本假设 | 第24-25页 |
·计算公式 | 第25-26页 |
·单桩滑坡推力的确定 | 第26-27页 |
·滑坡推力及滑体抗力的分布形式 | 第27-28页 |
·地基抗力计算 | 第28-29页 |
·抗滑桩设计参数 | 第29-30页 |
·桩位及桩间距的确定 | 第29页 |
·桩截面尺寸的确定 | 第29-30页 |
·抗滑桩内力计算 | 第30-34页 |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 | 第30-31页 |
·刚性桩的计算 | 第31-33页 |
·弹性桩的计算 | 第33-34页 |
·地基强度校核和桩身变位控制 | 第34-37页 |
3 某工程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 | 第37-43页 |
·工程概况 | 第37-38页 |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 | 第37页 |
·滑体结构特征 | 第37页 |
·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37-38页 |
·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推力计算 | 第38-40页 |
·计算剖面和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页 |
·滑坡推力计算 | 第39-40页 |
·抗滑桩的内力计算 | 第40-43页 |
4 FLAC 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59页 |
·FLAC 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FLAC 静力计算分析 | 第44-51页 |
·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计算方案及计算参数 | 第45-4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地震动作用下的抗滑桩作用机制研究 | 第51-59页 |
·计算模型、参数及计算步骤 | 第51-52页 |
·动力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2页 |
·阻尼的选取 | 第52页 |
·地震波输入 | 第52-5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5 双排桩体系桩间内力分配研究 | 第59-69页 |
·计算模型、参数及步骤 | 第59-60页 |
·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材料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60页 |
·桩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60页 |
·滑坡推力及桩身内力的分配 | 第60-63页 |
·桩身受力分布 | 第61-62页 |
·双排桩弯矩和剪力 | 第62-63页 |
·桩排距以及桩间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63-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