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精神损害赔偿具体化难的司法现实和原因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中国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中国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具体化难的实证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三节 “精神损害”难以确定会导致严重后果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损害和赔偿具体化的法学方法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对对精神损害赔偿具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 第20页 |
第二节 法律漏洞补充方法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运用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价值补充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运用 | 第21-23页 |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利益衡量方法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精神损害的内涵和分类以及相关思考 | 第24-36页 |
第一节 “精神损害”的语义分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精神损害的性质和功能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对精神损害分类的梳理和思索 | 第27-36页 |
第五章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对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方法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标准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41-4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