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相关活动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2 大西柏坡旅游资源评估 | 第19-34页 |
·大西柏坡概况 | 第19-20页 |
·大西柏坡旅游资源概况 | 第20-23页 |
·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 第20页 |
·其他旅游资源概况 | 第20-23页 |
·大西柏坡旅游资源评估 | 第23-25页 |
·“大西柏坡”与井冈山核心竞争力对比分析 | 第25-34页 |
·评价模型的选取 | 第26-2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7-29页 |
·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29-34页 |
3 大西柏坡与石家庄市联动分析 | 第34-37页 |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5页 |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页 |
·产业互补性分析 | 第34-35页 |
·产业关联与互补性对区域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35页 |
·基础设施可达性分析 | 第35-37页 |
·交通基础设施 | 第35-36页 |
·其他基础服务设施 | 第36页 |
·基础设施状况对区域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4 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37-45页 |
·优势分析 | 第37-39页 |
·政策优势 | 第37页 |
·资源优势 | 第37页 |
·区位优势 | 第37-38页 |
·交通优势 | 第38-39页 |
·劣势分析 | 第39-41页 |
·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 第39页 |
·大西柏坡景区景点分散 | 第39-40页 |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景区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41页 |
·旅游商品开发落后 | 第41页 |
·机遇分析 | 第41-42页 |
·各级政府重视红色旅游发展 | 第41-42页 |
·大旅游理论实践发展趋于成熟 | 第42页 |
·观念转变各方合作加强 | 第42页 |
·威胁分析 | 第42-45页 |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威胁 | 第42-43页 |
·极化效应的威胁 | 第43页 |
·同产品竞争威胁 | 第43-45页 |
5 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45-51页 |
·注重红色旅游的发展质量 | 第45-46页 |
·完善资源保护体系,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 第45页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45-46页 |
·产品结构优化 | 第46页 |
·加强区域联动 | 第46页 |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 第46-47页 |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 第47-49页 |
·网络营销 | 第47页 |
·旅游直销 | 第47-48页 |
·品牌促销 | 第48页 |
·公共关系促销 | 第48-49页 |
·健全红色旅游的发展体制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