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微博的传播形态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2 微博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状况 | 第16-24页 |
·微博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微博的基本类型 | 第17-20页 |
·门户网站微博 | 第17-19页 |
·专业微博网站 | 第19-20页 |
·微博的基本功能 | 第20页 |
·微博的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国外微博的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国内微博的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3 微博的传播形态 | 第24-36页 |
·微博的传播过程分析 | 第24-28页 |
·作为初级传播的分众传播 | 第24-26页 |
·二次传播的微博大众传播 | 第26-27页 |
·微博的多级传播 | 第27-28页 |
·微博的传播要素分析 | 第28-36页 |
·传播主体分析 | 第28-32页 |
·传播主体的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传播主体的使用动机分析 | 第30-32页 |
·传播内容分析 | 第32-34页 |
·传播媒介分析 | 第34-36页 |
4 微博传播形态的影响力分析 | 第36-44页 |
·对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得以丰富 | 第36-37页 |
·对受众的影响——草根话语权的回归 | 第37-38页 |
·对社会的影响——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 | 第38-39页 |
·对政治的影响——政府与民众交流的新渠道 | 第39-40页 |
·对经济的影响——品牌营销的新平台 | 第40-42页 |
·对新闻媒体的影响——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 | 第42-44页 |
5 国内微博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 第44-54页 |
·微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44-47页 |
·虚假信息泛滥成灾 | 第44-45页 |
·冗余信息日益累积 | 第45页 |
·微博内容“娱乐至死” | 第45-46页 |
·盈利模式尚不明确 | 第46-47页 |
·微博的发展策略 | 第47-51页 |
·加强技术把关和舆论引导 | 第47-48页 |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 第48-49页 |
·建立微博自律机制 | 第49-50页 |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 第50-51页 |
·微博实名制——微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