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形成 | 第11-18页 |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 第11-13页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科学技术化 | 第13-15页 |
·科学技术逐渐上升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 第15-18页 |
2 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现代价值标准的最终确立 | 第18-24页 |
·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 | 第18-19页 |
·价值标准是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 | 第19-21页 |
·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最终确立 | 第21-24页 |
3 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特点及其后果 | 第24-32页 |
·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特征 | 第24-27页 |
·社会生产的标准化与社会管理的同一化 | 第24-25页 |
·社会价值观念的“去魅”化 | 第25-26页 |
·人的本质的平面化 | 第26-27页 |
·现代性的后果 | 第27-32页 |
·人的平面化与人生意义的丧失 | 第27-28页 |
·人格碎片化与精神生活的堕落 | 第28-29页 |
·合法化的危机 | 第29-32页 |
4 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局限性及其克服的可能性 | 第32-38页 |
·科学技术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价值标准 | 第32-35页 |
·通过把各种实验科学数学化才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 | 第33页 |
·数学由于只注重事物“量”的描述而忽略了“质”的生命力 | 第33-34页 |
·现代科学危机在于它丧失了人生意义 | 第34-35页 |
·克服现代价值观念局限性的可能性 | 第35-38页 |
·让科学技术退出意识形态领域重新回归生产力领域 | 第35-36页 |
·把人文思想作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