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12-23页 |
| ·许氏平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5页 |
| ·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 ·产地分布 | 第13页 |
| ·生活习性 | 第13页 |
| ·食性与生长 | 第13-14页 |
| ·繁殖 | 第14页 |
| ·养殖概况 | 第14-15页 |
| ·许氏平鲉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许氏平鲉常见疾病 | 第16-23页 |
| 第二章 许氏平鲉皮肤溃疡病的病原学研究 | 第23-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材料 | 第24页 |
|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24页 |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24-25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25页 |
| ·细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25-26页 |
| ·药物敏感实验 | 第26页 |
| ·结果 | 第26-35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26-27页 |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27-29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29-31页 |
| ·菌株 SS-1 16S r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1-33页 |
| ·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 ·讨论 | 第35-38页 |
| ·致病菌的确定及其致病性 | 第35-36页 |
|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 | 第36页 |
| ·疾病的防控策略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许氏平鲉皮肤溃疡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38-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材料 | 第38页 |
| ·组织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 第38-39页 |
| ·结果 | 第39-43页 |
| ·许氏平鲉皮肤溃疡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39-43页 |
| 第四章 许氏平鲉鱼肠道弧菌病的病原学研究 | 第43-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材料来源 | 第43-44页 |
|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44页 |
| ·人工感染预实验 | 第44页 |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44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44页 |
| ·细菌 16Sr 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4页 |
| ·药物敏感实验 | 第44-45页 |
| ·结果 | 第45-53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45页 |
| ·人工感染预实验 | 第45页 |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45-46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46-49页 |
| ·菌株 SS-316S r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9-52页 |
| ·药敏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 ·讨论 | 第53-55页 |
| ·致病菌的确定及其致病性 | 第53-54页 |
|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许氏平鲉鱼肠道弧菌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55-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 ·材料 | 第55页 |
| ·组织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 第55页 |
| ·结果 | 第55-59页 |
| ·许氏平鲉鱼肠道弧菌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55-5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试验中存在的不足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