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死刑案件诉讼程序改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我国死刑诉讼程序 | 第11-13页 |
(一) 我国死刑诉讼程序概述 | 第11页 |
(二) 关于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有关法律规定 | 第11-13页 |
二、中国与西方国家死刑诉讼程序的对比 | 第13-18页 |
(一) 审前程序 | 第13-14页 |
(二) 初审程序 | 第14页 |
(三) 复审程序 | 第14-15页 |
(四) 陪审团制度 | 第15-16页 |
(五) 公开审理制度 | 第16页 |
(六) 证据开示制度 | 第16-18页 |
三、我国死刑诉讼程序的缺陷 | 第18-25页 |
(一) 死刑案例实证分析 | 第18-21页 |
1. 赵作海错案 | 第18-20页 |
2. 河北李久明故意杀人错案 | 第20-21页 |
(二) 我国死刑诉讼程序的缺陷 | 第21-25页 |
1. 我国死刑诉讼程序二审不公开庭审 | 第21-22页 |
2. 死刑案件法定证明标准的缺陷 | 第22-23页 |
3. 将非法证据作为主要定案证据 | 第23页 |
4. 忽视对被告人的权利救济功能 | 第23页 |
5. 死刑复核程序的设置不符合诉讼效率的原理 | 第23-24页 |
6. 法庭质证的缺陷 | 第24-25页 |
四、我国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完善 | 第25-36页 |
(一) 审前程序的完善 | 第25-26页 |
1. 审前程序完善的必要性 | 第25页 |
2. 审前程序完善措施 | 第25-26页 |
(二) 初审程序的完善 | 第26-27页 |
1. 定罪和量刑程序分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第26-27页 |
2. 初审程序完善措施 | 第27页 |
(三) 复审程序的完善 | 第27-28页 |
1. 二审程序实行强制上诉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2. 二审程序完善措施 | 第28页 |
(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28-31页 |
1. 非法证据的界定 | 第28-30页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措施 | 第30-31页 |
(五) 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 第31-33页 |
1. 死刑复核程序完善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2. 死刑复核程序完善措施 | 第32-33页 |
(六) 辩护制度的完善 | 第33-35页 |
1. 立法的完善 | 第33-34页 |
2. 确立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 | 第34页 |
3. 完善辩护律师调查取证制度 | 第34页 |
4. 赋予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沉默权 | 第34-35页 |
(七) 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