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3页 |
·氮素污染及排放 | 第14-16页 |
·氮污染危害 | 第14-15页 |
·含氮废水排放 | 第15-16页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第16-17页 |
·硝化作用 | 第16-17页 |
·反硝化作用 | 第17页 |
·新型生物脱氮原理 | 第17-25页 |
·异养硝化 | 第17-19页 |
·好氧反硝化 | 第19-23页 |
·厌氧氨氧化 | 第23-24页 |
·同化性硝酸盐还原 | 第24-25页 |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方法 | 第25-26页 |
·膜生物反应器 | 第26-28页 |
·MBR脱氮理论 | 第27页 |
·MBR强化脱氮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生物强化技术 | 第28-30页 |
·高效菌株的来源 | 第28页 |
·微生物菌剂的投加方式 | 第28-29页 |
·生物强化的应用 | 第29-30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30-33页 |
·课题来源 | 第30页 |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高效脱氮菌的筛选 | 第35-36页 |
·细菌Y1-5的DNA提取和PCR扩增 | 第36页 |
·细菌Vibrio sp.Y1-5生长和NO_3-N去除率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硝酸盐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去除特点 | 第37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铵盐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去除特点 | 第37-38页 |
·菌体的红外光谱 | 第38页 |
·高效脱氮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效能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摇瓶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9页 |
·实验目的 | 第40页 |
·菌株Y1-5的鉴定 | 第40-41页 |
·细菌生长和NO_3-N去除率的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接种量 | 第41-42页 |
·盐度 | 第42-44页 |
·C/N | 第44-45页 |
·pH | 第45-46页 |
·DO | 第46-47页 |
·温度 | 第47-48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硝酸盐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去除特点 | 第48-53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氮代谢途径 | 第48-49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DO=4.26 mg/L的生长和去除特点 | 第49-51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菌体氮负荷 | 第51-52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COD_(cr),TN,TP去除特点 | 第52-53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铵盐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去除特点 | 第53-57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氮代谢途径 | 第53-54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菌体氮负荷 | 第54-55页 |
·细菌Vibrio sp.Y1-5的COD_(cr),TN,TP去除特点 | 第55-56页 |
·细菌Vibrio sp.Y1-5在不同氨浓度下的生长和去除效果 | 第56-57页 |
·菌体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高效脱氮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效能 | 第59-65页 |
·试验目的 | 第59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COD_(cr)去除效果 | 第59-60页 |
·氮去除效果 | 第60-62页 |
·磷去除效果 | 第62-63页 |
·膜反应器pH变化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