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农民消费价值观测量--以鹤峰县董家村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二) 观察与访谈法 | 第13页 |
(三) 文献查阅与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消费价值观研究述评 | 第14-22页 |
一、消费价值观的定义和结构 | 第14-15页 |
二、消费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三、国内外消费价值观研究 | 第17-22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7-18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8-22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问卷设计 | 第23-25页 |
三、数据收集 | 第25-30页 |
(一) 调查地点的选择 | 第25-27页 |
(二) 样本人口特征分布 | 第27-28页 |
(三) 调查对象的总体特征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30-46页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二、因子分析 | 第31-37页 |
(一) 因子提取 | 第31-34页 |
(二) 因子得分分布 | 第34-35页 |
(三) 因子排序 | 第35-37页 |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四、消费价值观因素的多重比较分析 | 第38-43页 |
(一) 谨慎性因素在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 第39页 |
(二) 体验性因素在不同收入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三) 体验性因素在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四) 超前性因素在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五) 超前性因素在不同学历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五、交叉影响 | 第43-46页 |
(一) 收入和年龄对体验性的交叉影响 | 第43-44页 |
(二) 年龄和学历对超前性的交叉影响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46-55页 |
一、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的概况 | 第46-49页 |
(一) 象征性消费 | 第46-47页 |
(二) 体验性消费 | 第47-48页 |
(三) 经济性消费 | 第48页 |
(四) 超前性消费 | 第48-49页 |
(五) 谨慎性消费 | 第49页 |
二、农民消费价值观分析 | 第49-52页 |
(一) 消费价值观目标 | 第50-51页 |
(二) 消费价值观手段 | 第51-52页 |
三、个人基本资料对消费价值观各因素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一) 收入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 第52-53页 |
(二) 年龄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三) 学历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 第54页 |
(四) 对消费价值观的交叉影响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消费价值观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