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7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外文献评价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17页 |
·产业集聚理论的演进 | 第17-19页 |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19页 |
·产业竞争力理论来源 | 第19-21页 |
·产业集聚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机理分析 | 第21-24页 |
·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 第22页 |
·创新与扩散效应 | 第22-23页 |
·区域专业化效应 | 第23页 |
·区域品牌效应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与竞争力状况分析 | 第24-37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状况分析 | 第24-29页 |
·产业集中度指标 | 第24页 |
·产业总体集聚水平分析 | 第24-25页 |
·主要细分子类集中度 | 第25-28页 |
·产业总体集聚水平国际比较 | 第28-29页 |
·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状况分析 | 第29-37页 |
·产业规模及成长性比较 | 第29-31页 |
·产品结构比较 | 第31-32页 |
·研发能力比较 | 第32-33页 |
·盈利能力比较 | 第33-35页 |
·外贸能力比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竞争力影响实证研究 | 第37-49页 |
·医药制造业区域集聚水平 | 第37-40页 |
·区域集聚水平测算 | 第37-39页 |
·区域集聚比较 | 第39-40页 |
·医药制造业区域竞争力水平 | 第40-44页 |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 第40页 |
·评价指标选择 | 第40-41页 |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1-44页 |
·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区域比较 | 第44页 |
·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理论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5-46页 |
·协整检验 | 第46-47页 |
·模型回归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建议 | 第49-56页 |
·园区建设与结构调整并重 | 第49-51页 |
·加强国家级医药产业园建设 | 第49页 |
·调整产业结构、抢占生物医药发展制高点 | 第49-50页 |
·推动兼并与重组、促进区域合作 | 第50页 |
·提高产品出口水平、加强国际协调能力 | 第50-51页 |
·完善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 | 第51-53页 |
·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 第51页 |
·实施创新的供给和需求激励并举机制 | 第51-52页 |
·加强医药制造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 第52页 |
·加快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 | 第52-53页 |
·多元化投资解决医药制造业的资金困境 | 第53-54页 |
·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来扩大资本供给 | 第53页 |
·以投资方式多元化来降低投资风险 | 第53页 |
·完善退出机制以确保投资的良性循环 | 第53-54页 |
·合理发挥政府职能 | 第54-56页 |
·科学引导区域性医药制造业集群建设 | 第54页 |
·完善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 | 第54-55页 |
·加快医疗卫生改革,营造发展环境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研究不足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