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傩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对安徽贵池傩戏艺术的考察
| 汉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及缘起 | 第9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文献来源与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文献来源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本选题相关的理论阐释与田野作业过程 | 第10-11页 |
| ·本选题相关的理论阐释 | 第10-11页 |
| ·田野作业过程 | 第11页 |
| ·本论文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贵池傩戏基本概况 | 第12-19页 |
| ·贵池区概况 | 第12-13页 |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 ·历史沿革 | 第12页 |
| ·经济文化概况 | 第12-13页 |
| ·贵池傩戏的源流剖析 | 第13页 |
| ·贵池傩戏的演出形式 | 第13-17页 |
| ·演出场地 | 第13-15页 |
| ·演出剧目 | 第15-16页 |
| ·演出的器乐、音乐、唱腔和道具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贵池傩戏技艺的传承与变迁 | 第19-23页 |
| ·表演技艺的传承与变迁 | 第19-20页 |
| ·表演技艺的传承 | 第19-20页 |
| ·表演技艺的传承特点 | 第20页 |
| ·面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变迁 | 第20页 |
| ·贵池傩戏技艺传承的变化和问题 | 第20-21页 |
| ·技艺传承的新变化 | 第20-21页 |
| ·技艺传承面临的问题 | 第21页 |
| ·关于傩戏技艺传承问题的建议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乡土文化空间中的傩戏艺术 | 第23-28页 |
| ·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 第23页 |
| ·贵池傩戏与民间信仰和原始崇拜 | 第23-25页 |
| ·傩戏与民间信仰 | 第23-24页 |
| ·傩戏与原始崇拜 | 第24-25页 |
| ·傩戏艺术——乡土文化的奇葩 | 第25-26页 |
| ·乡土社会是傩戏艺术发展传承的土壤 | 第25-26页 |
| ·傩戏艺术——乡土文化的奇葩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五章 傩俗中的民俗主体与民俗模式 | 第28-35页 |
| ·傩仪式与民俗模式的认同 | 第28-30页 |
| ·傩戏演出的组织形式 | 第28页 |
| ·傩戏的仪式 | 第28-29页 |
| ·演出禁忌 | 第29-30页 |
| ·俗民与傩崇拜 | 第30-34页 |
| ·庙会——乡民傩崇拜的最高形式 | 第30-32页 |
| ·乡民崇傩的心理特征 | 第32-33页 |
| ·俗民在傩戏中的几种不同角色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六章 傩戏艺术的保存与变迁 | 第35-39页 |
| ·傩戏艺术的保存 | 第35-36页 |
| ·傩戏艺术的变迁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48页 |
| 重点访谈对象一览表 | 第41-42页 |
| 访谈个案选例 | 第42-45页 |
| 贵池傩戏唱词选段 | 第45-4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