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概念 | 第10页 |
·国外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 | 第10-11页 |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11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 第11-13页 |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构建 | 第13-14页 |
·制约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因素 | 第14页 |
·如何启动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市场 | 第14-16页 |
第2章 保险公司管理巨灾风险的主要方法 | 第16-23页 |
·我国保险公司管理巨灾风险的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16-18页 |
·避免或减少承保有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 | 第16-17页 |
·积累巨灾风险准备金 | 第17页 |
·再保险 | 第17-18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 | 第18-20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产品类型 | 第18-19页 |
·巨灾债券的优势 | 第19-20页 |
·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第3章 国外巨灾债券的实践 | 第23-30页 |
·USAA飓风债券 | 第23-27页 |
·债券发行前的准备 | 第23页 |
·飓风债券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飓风债券的发行及运作 | 第25-26页 |
·USAA飓风债券给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东京海上债券 | 第27-30页 |
·东京海上债券的设计 | 第27-29页 |
·东京海上债券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第4章 巨灾债券设计研究 | 第30-39页 |
·巨灾债券的参与主体 | 第30-32页 |
·发行人 | 第30页 |
·投资者 | 第30-31页 |
·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 | 第31页 |
·信托机构 | 第31页 |
·风险评估机构 | 第31-32页 |
·信用评级机构 | 第32页 |
·巨灾债券的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风险的自留应该适度 | 第32页 |
·保险人证券化的损失层不应该太高 | 第32-33页 |
·风险转嫁的数额不应该太小 | 第33页 |
·巨灾债券的设计及交易流程 | 第33-34页 |
·巨灾债券设计发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39页 |
·巨灾债券本金受保护程度 | 第35页 |
·债券的风险期间 | 第35页 |
·债券发行金额 | 第35-36页 |
·触发机制 | 第36页 |
·债券的定价 | 第36-39页 |
第5章 我国地震巨灾债券的设计 | 第39-42页 |
·地震巨灾债券的需求 | 第39页 |
·地震巨灾债券的设计 | 第39-42页 |
·参与主体 | 第39-40页 |
·巨灾债券具体内容 | 第40-42页 |
第6章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面临问题及发展建议 | 第42-46页 |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面临的问题 | 第42-43页 |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建议 | 第43-46页 |
·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策略 | 第43-45页 |
·完善巨灾统计工作,培养巨灾损失统计机构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