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AVC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视频编码基础 | 第9-13页 |
| ·视频信号概述 | 第10-12页 |
| ·视频数据的分类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本文的内容安排与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AVC | 第15-25页 |
| ·H.264/AVC概述 | 第15-16页 |
| ·档次与级别 | 第16-17页 |
| ·编解码框架 | 第17-19页 |
| ·H.264/AVC的关键技术 | 第19-24页 |
| ·1/4 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 第19页 |
| ·多模式帧间编码 | 第19-20页 |
| ·基于空域的帧内预测 | 第20-21页 |
| ·多参考帧 | 第21页 |
| ·SP/SI编码 | 第21页 |
| ·CABAC熵编码 | 第21-22页 |
| ·环滤波 | 第22-23页 |
| ·率失真优化模型 | 第23页 |
| ·码率控制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码率控制算法介绍 | 第25-39页 |
| ·码率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5页 |
| ·码率控制的编码参数 | 第25-26页 |
| ·率失真理论及相关模型 | 第26-28页 |
| ·经典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28-31页 |
| ·TM5 码率控制算法 | 第28-30页 |
| ·VM8 码率控制算法 | 第30页 |
| ·TMN8 码率控制算法 | 第30-31页 |
| ·H.264/AVC码率控制算法 | 第31-36页 |
| ·H.264 码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31-33页 |
| ·GOP层码率控制 | 第33-34页 |
| ·帧层码率控制 | 第34-36页 |
| ·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 第4章 基于ROI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39-51页 |
| ·ROI编码的意义 | 第39-40页 |
| ·人类视觉特性 | 第40-41页 |
| ·ROI的提取方法 | 第41页 |
| ·宏块类型判断方法 | 第41-43页 |
| ·基于宏块类型判断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43-4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自适应MAD预测与帧级码率分配 | 第51-61页 |
| ·H.264 码率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 ·自适应MAD预测模型 | 第51-54页 |
| ·帧级目标码率分配 | 第54-56页 |
| ·初始QP的计算 | 第54-55页 |
| ·剩余帧目标码率的计算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视频码流快速生成技术研究 | 第61-67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视频多维描述空间的描述信息 | 第61-62页 |
| ·运动信息的提取与组织 | 第62-64页 |
| ·运动信息的选择 | 第64-6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