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习俗的变迁与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构--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后堡村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选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使用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理论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孕产”相关概念界定及阶段划分 | 第14-19页 |
1、新宾满族自治县后堡村的时空环境 | 第19-23页 |
·山水辉映的自然生境 | 第19-20页 |
·多维交融的人文环境 | 第20-23页 |
·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人口分布 | 第21页 |
·民族构成 | 第21-23页 |
2、后堡村满族妇女孕产习俗概况及变迁现状 | 第23-37页 |
·怀孕:含蓄的喜悦与顺产的祈愿 | 第23-29页 |
·孕妇行为禁忌 | 第23-28页 |
·迎接新生命的前期准备 | 第28-29页 |
·产子:迎接新生命的痛苦与喜悦 | 第29-33页 |
·产前仪式——佛托妈妈保平安 | 第29-30页 |
·分娩——鬼门关走一圈 | 第30-32页 |
·产后仪式——喜添新丁的喜悦 | 第32-33页 |
·产后护理——对新阶段的适应 | 第33-37页 |
·开奶 | 第33页 |
·下奶与洗三 | 第33-34页 |
·上摇车与睡扁头 | 第34-35页 |
·捏骨缝与小月子 | 第35-37页 |
3、后堡村满汉生育观中的女性社会角色比较 | 第37-41页 |
·共同的潜在生育观——一切以实现生命延续为前提 | 第37-39页 |
·满汉生育中性别意识的差别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差异 | 第39-41页 |
4. 孕产习俗变迁中的女性社会角色变化 | 第41-47页 |
·妇女作为女性的角色变化 | 第42-43页 |
·妇女作为生育主体的角色变化 | 第43-46页 |
·妇女作为家庭生产力的角色变化 | 第46-47页 |
结束语:新时代语境下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构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