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司马迁教化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研究现状第8-10页
     ·关于司马迁及《史记》第8-9页
     ·关于教化的研究第9-10页
   ·选题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1 教化第11-15页
   ·关于教化第11-13页
   ·文学之于教化第13-14页
   ·司马迁时代的文学界定第14-15页
2 司马迁教化思想源起第15-26页
   ·儒家教化观第15-22页
     ·孔子以仁与礼为中心的教化思想第15-18页
     ·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化学说第18-19页
     ·荀子以性恶说为基础的教化思想第19-20页
     ·董仲舒服务于大一统的教化观第20-22页
   ·道家教化观第22-26页
     ·道家的崇尚“自然”第22-23页
     ·再看反智问题第23-24页
     ·对生命状态的关注第24-26页
3 司马迁教化观第26-41页
   ·因情性施教化的教化观第26-28页
     ·司马迁教化思想中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吸收第26-27页
     ·司马迁教化思想对儒家仁礼教化的继承与发展第27-28页
   ·以德为教化原则第28-34页
     ·君王之德第30-31页
     ·臣民之德第31-34页
   ·以史为教的教化方式第34-37页
     ·选择性的实录:在对史实的剪裁中寄寓美刺理想第34-35页
     ·论赞的倾向性评价表达褒贬之意第35-36页
     ·细节的虚构:塑造饱满的人物以达潜移默化之功第36-37页
   ·“发愤著书”与文学教化第37-41页
     ·经学统治下的文学与教化第37-38页
     ·司马迁对文学教化的认识第38-39页
     ·“发愤著书”说对经学教化的超越第39-41页
4 司马迁教化观的实质与影响第41-45页
   ·司马迁教化观的实质第41-43页
     ·对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对现实的深刻批判,表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社会的 关怀与干预第41-42页
     ·强调主体精神,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第42-43页
   ·司马迁教化观的影响第43-45页
     ·对史学的影响:实录与独立的话语批判权利第43-44页
     ·对文学的影响:社会功用与审美特质的平衡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中美城市文学比较研究
下一篇:论公安派袁中道“性灵说”及其文学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