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1 在马克思之前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研究 | 第11-15页 |
·弗朗斯瓦·魁奈的“纯产品” | 第11页 |
·亚当·斯密的“有用劳动” | 第11-12页 |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分配论” | 第12-13页 |
·李斯特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 第13-15页 |
2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21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初创 | 第15-16页 |
·初现于《1844 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 | 第15-16页 |
·萌芽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 第16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 | 第16-17页 |
·初步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16-17页 |
·完整表达于《资本论》 | 第17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积极意义 | 第17-21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17-18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处在发展时期的中国的积极意义 | 第18-19页 |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19-21页 |
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32页 |
·生产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础实践能力 | 第21-25页 |
·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第22-24页 |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第24-25页 |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活动的社会组织方式 | 第25-28页 |
·生产关系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实践关系 | 第25-27页 |
·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第27-28页 |
·生产方式受制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关系 | 第28-32页 |
·生产力对于人的实践关系具有制约作用 | 第28页 |
·生产力的发展表征着人的现实性实践关系 | 第28-29页 |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生存需要和价值取向 | 第29-32页 |
4 传统思想观念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误解 | 第32-35页 |
·对生产力理论的真正意蕴理解不完整不全面 | 第32-33页 |
·没有根基于个人发展及社会关系来研究生产力理论 | 第33-34页 |
·没有正确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5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当代的重大影响 | 第35-39页 |
·要高度重视生产力按客观规律和谐发展 | 第35-36页 |
·要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 第36-37页 |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