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ABBREVIATION(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9页 |
一、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 第13-23页 |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 | 第13-15页 |
·禽流感病毒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 第15-16页 |
·高致病禽流感的致病机制 | 第16-17页 |
·HA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第17-19页 |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对策 | 第19-23页 |
二、 治疗性抗体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抗体的结构和种类 | 第23-25页 |
·抗体的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抗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26-28页 |
·人-鼠嵌合抗体 | 第28页 |
·治疗性抗体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 第28-32页 |
三、 哺乳动物细胞高效稳定表达系统 | 第32-34页 |
·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优化 | 第32-33页 |
·增加外源基因拷贝数 | 第33页 |
·提高外源基因转录、翻译水平 | 第33-34页 |
·抗体轻链、重链基因的均衡表达 | 第34页 |
四、 无血清培养基的发展及CHO细胞培养 | 第34-36页 |
·无血清培养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 | 第34-35页 |
·无血清培养基的组成及其主要补充因子 | 第35-36页 |
·CH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 | 第36页 |
五、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9-55页 |
一、 材料 | 第39-43页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40-41页 |
·主要溶液配方 | 第41-43页 |
二、 方法 | 第43-55页 |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常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嵌合抗体可变区基因分离 | 第46-48页 |
·哺乳动物表达嵌合抗体 | 第48-50页 |
·嵌合抗体广谱中和活性分析 | 第50-51页 |
·嵌合抗体纯化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嵌合抗体半衰期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D4嵌合抗体的抗病毒治疗动物试验 | 第54-5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5-84页 |
一、 H5N1嵌合抗体克隆构建 | 第55-62页 |
·鼠单抗可变区基因分离 | 第56页 |
·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62页 |
二、 嵌合抗体瞬时表达及活性鉴定 | 第62-65页 |
·瞬时表达 | 第62页 |
·嵌合抗体活性鉴定 | 第62-65页 |
三、 嵌合抗体稳定表达及广谱中和活性鉴定 | 第65-75页 |
·FLP-IN稳定表达系统建立 | 第65-68页 |
·无血清小量培养及纯化条件摸索 | 第68-71页 |
·嵌合抗体定量系统确定 | 第71-73页 |
·嵌合抗体广谱中和活性检测 | 第73-75页 |
四、 嵌合抗体滚瓶规模表达及相应纯化工艺改进 | 第75-80页 |
·无血清培养基优化 | 第75-77页 |
·嵌合抗体的滚瓶规模大量表达 | 第77-78页 |
·DE52 Fast Flow层析纯化添加3%BSA的13D4细胞培养上清 | 第78-80页 |
五、 13D4嵌合抗体动物治疗效果评价 | 第80-84页 |
·嵌合抗体半衰期确定 | 第80-82页 |
·嵌合抗体在小鼠体内的治疗效果 | 第82-8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84-91页 |
一、 鼠抗的人源化改造 | 第84-85页 |
二、 FLP-IN哺乳动物表达系统 | 第85-87页 |
三、 无血清培养 | 第87-88页 |
四、 嵌合抗体纯化 | 第88-89页 |
五、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一、 小结 | 第91-92页 |
二、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