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一般资料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观察项目 | 第12页 |
·血标本收集与处理 | 第12页 |
·诱导痰与痰处理 | 第12-13页 |
·主要试剂 | 第1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3页 |
3 结果 | 第13-17页 |
·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型的构成 | 第13-14页 |
·各组的性别构成 | 第14页 |
·各组的年龄构成 | 第14-15页 |
·各组的血清和诱导痰中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第15页 |
·各组的血清和诱导痰中白介素-8 水平比较 | 第15-16页 |
·各组的血清和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比较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5页 |
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7-18页 |
2 支气管哮喘的证候学研究 | 第18页 |
3 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学说 | 第18-21页 |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 第19页 |
·白细胞介素 8(IL-8) | 第19-20页 |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 | 第20-21页 |
4 本研究结果分析 | 第21-25页 |
·哮喘中医证型的构成 | 第21页 |
·哮喘中医证型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哮喘中医证型与 C 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 | 第22-23页 |
·哮喘中医证型与白介素-8(IL-8)之间的关系 | 第23页 |
·哮喘中医证型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之间的关系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综述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发表论文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