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关于低碳经济的基本认知 | 第17-23页 |
一、低碳经济 | 第17-20页 |
(一)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 第17页 |
(二) 低碳经济内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三) 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 第19-20页 |
二、低碳经济的典型表现 | 第20-23页 |
(一) 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 第20-21页 |
(二) 碳排放交易 | 第21页 |
(三) 低碳城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 第23-33页 |
一、国际社会低碳行动的发展进程 | 第23-24页 |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 欧盟——低碳战略主要推动者 | 第24-25页 |
(二) 英国——低碳战略的先驱 | 第25页 |
(三) 美国——低碳战略的摇摆者 | 第25-26页 |
(四) 日本——环境立国战略 | 第26-27页 |
(五) 印度——低碳战略的追随者 | 第27-28页 |
三、中国低碳转型的发展进程 | 第28-31页 |
(一) 发展低碳经济的初始阶段 | 第29-30页 |
(二) 深化认识、明确方向和目标的阶段 | 第30-31页 |
(三) 逐步明确减排目标和途径的阶段 | 第31页 |
四、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7页 |
一、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形势 | 第33-35页 |
(一) 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 第33-34页 |
(二) 兄弟省份竞相发展的压力 | 第34-35页 |
二、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 第35-40页 |
(一) 安徽整体经济发展概况 | 第35-36页 |
(二) 经济增长对能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第36-37页 |
(三) 安徽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特征 | 第37-40页 |
三、制约安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0-47页 |
(一) 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 第40-43页 |
(二) 安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三) 安徽低碳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剖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继续推进安徽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 | 第47-50页 |
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 | 第47页 |
二、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 | 第47-48页 |
三、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 | 第48页 |
四、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 第48页 |
五、以重点行业为突破口 | 第48-49页 |
六、提高公众节能环保的意识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