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3-23页 |
·商标售前混淆的界定 | 第13-16页 |
·商标售前混淆的概念 | 第13-14页 |
·商标售前混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6页 |
·美国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溯源 | 第16-20页 |
·美国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产生 | 第16-17页 |
·美国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扩张 | 第17-18页 |
·美国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回归 | 第18-20页 |
·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适用规则 | 第20-23页 |
3 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正当性 | 第23-31页 |
·商标的功能 | 第23-25页 |
·识别功能 | 第23-24页 |
·品质指示功能 | 第24-25页 |
·广告促销功能 | 第25页 |
·竞争秩序的维护 | 第25-27页 |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 | 第27-31页 |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界定 | 第27-28页 |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依据 | 第28-31页 |
4 我国引入商标售前混淆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1-40页 |
·商标混淆使用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33页 |
·商标混淆使用的立法 | 第31页 |
·商标混淆使用的司法 | 第31-32页 |
·商标混淆使用界定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混淆可能性的现状及问题 | 第33-37页 |
·混淆可能性的立法 | 第33-34页 |
·混淆可能性的司法 | 第34-35页 |
·“双重类似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混淆时间扩张的现状及问题 | 第37-40页 |
·混淆时间扩张的立法 | 第37页 |
·混淆时间扩张的司法 | 第37-39页 |
·混淆时间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5 我国商标售前混淆制度的构建 | 第40-47页 |
·科学界定商标混淆使用 | 第40-42页 |
·明确采用混淆可能性标准 | 第42-43页 |
·混淆可能性标准的优势 | 第42-43页 |
·调查问卷在混淆可能性测试中的作用 | 第43页 |
·引入售前混淆制度 | 第43-47页 |
·引入售前混淆制度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摒弃初始兴趣 | 第45-47页 |
6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