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义利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引言第9-11页
2 义利观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第11-16页
   ·义利观的涵义第11-12页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基本类型第12-16页
     ·重义轻利第12-13页
     ·义利统一第13页
     ·功利主义第13-16页
3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演变第16-24页
   ·毛泽东时期的义利观第16-19页
   ·邓小平时期的义利观第19-21页
   ·江泽民时期的义利观第21-24页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义利观第24-3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利观的背景第24-27页
     ·经济背景第24-25页
     ·政治背景第25-26页
     ·社会背景第26页
     ·文化背景第26-27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利观的内容第27-32页
     ·利益面前见利思义第29-30页
     ·利益选择上以义导利第30页
     ·以长远利益作为发展目标第30-31页
     ·保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平衡发展第31-32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利观的特征第32-34页
     ·以国家人民利益为中心第32-33页
     ·内涵上具有包容性第33页
     ·注重社会公平第33-34页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利观的现实意义及途径第34-49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义利观对社会的作用第34-38页
     ·推动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第34-35页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第35-37页
     ·对建立中国特色义利观有重大现实意义第37-38页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利观的途径第38-44页
     ·制度上使经济体制与当代义利观有机结合第39-40页
     ·思想路线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第40-42页
     ·文化建设上使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理论相结合第42-44页
   ·完善和谐社会义利观的培养机制第44-49页
     ·重视道德实践方面的导向作用第44-45页
     ·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第45页
     ·道德奖罚制度第45-46页
     ·解决现时生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个人简历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理咨询内容期望与形式期望的探讨
下一篇:基督教爱的伦理思想--以弗莱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