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无人机视觉着陆中的模糊图像恢复和位姿估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论文安排第17-18页
   ·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合作目标的运动模糊判定与恢复第19-39页
   ·运动模糊恢复现状第19-20页
   ·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第20-24页
   ·鉴别合作目标运动模糊方向第24-31页
     ·基于方向微分的运动模糊方向鉴别第24-25页
     ·基于方向微分和加权平均的运动模糊方向鉴别第25-27页
     ·基于方向微分的加权平均法的算法改进及实现第27-28页
     ·运动模糊方向鉴别结果对比第28-31页
   ·合作目标运动模糊尺度鉴别第31-35页
     ·运动模糊尺度鉴别原理第31-34页
     ·运动模糊尺度鉴别算法流程第34页
     ·运动模糊尺度鉴别结果第34-35页
   ·维纳滤波法恢复运动模糊第35-38页
     ·维纳滤波原理第35-37页
     ·维纳滤波实验结果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合作目标的特征点的提取第39-50页
   ·边缘检测第39-40页
   ·轮廓跟踪第40-44页
     ·链码表第40-41页
     ·轮廓跟踪第41-44页
   ·合作目标特征点的提取第44-49页
     ·合作目标的质心主轴第44-46页
     ·特征点的提取第46-47页
     ·实验结果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无人机的位姿估计第50-61页
   ·常用坐标系第50-53页
     ·图像坐标系第50-51页
     ·摄像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第51-52页
     ·机体坐标系与姿态角第52-53页
   ·基于TSAI 算法的无人机位姿估计第53-56页
     ·径向排列约束(RAC)第53-54页
     ·RAC 两步法标定过程第54-56页
   ·无人机的姿态角估计第56-58页
   ·无人机位姿估计的实验结果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61-6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61页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面板数据
下一篇:投影栅相位法在三维形貌测量上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