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不足与完善--以“康菲”和“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之比较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概述 | 第10-14页 |
(一) 海洋生态的概念 | 第10-11页 |
1. 海洋生态与海洋环境 | 第10-11页 |
2. 海洋生态与海洋资源 | 第11页 |
(二)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 第11-13页 |
1.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 | 第12页 |
2.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 第12-13页 |
3. 海洋生态损害和海洋环境损害的关系 | 第13页 |
(三)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比较视角看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不足 | 第14-34页 |
(一) 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学含义和赔偿范围 | 第15-19页 |
1. 两事故之比较 | 第15-19页 |
2. 我国之不足 | 第19页 |
(二) 索赔主体和责任主体 | 第19-27页 |
1. 两事故之比较 | 第19-27页 |
2. 我国之不足 | 第27页 |
(三) 索赔数额和评估标准 | 第27-31页 |
1. 两事故之比较 | 第27-31页 |
2. 我国之不足 | 第31页 |
(四) 赔偿基金 | 第31-34页 |
1. 两事故之比较 | 第31-34页 |
2. 我国之不足 | 第34页 |
三、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完善 | 第34-38页 |
(一) 全面认知海洋生态损害相关法律概念为基础 | 第34-36页 |
1. 海洋生态损害的特殊性 | 第35页 |
2. 责任承担的多样性和单一性 | 第35页 |
3. 溢油来源多样性 | 第35-36页 |
(二)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 | 第36-38页 |
1. 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并列明赔偿范围 | 第36-37页 |
2. 解决索赔主体冲突并明确责任主体 | 第37页 |
3. 授权《技术导则》并细化评估程序 | 第37页 |
4. 完善赔偿基金制度 | 第37-38页 |
(三)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46页 |